[实用新型]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6408.0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8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柳晓利;韩伟;汪吉杰;曲春雨;侯晨;于志祥;王昭婷;谭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7 | 代理人: | 郭丽祥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帽结构 吸入部 全血 处理功能 管状本体 排出部 移液管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 滤血膜 血细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其包括管状本体、吸入部、排出部、滤血膜、第一帽结构和第二帽结构,其中:吸入部和排出部分别设置于管状本体的两端,滤血膜设置于吸入部和管状本体之间,第一帽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吸入部,第二帽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排出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快速去掉全血中血细胞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
背景技术
全血是指从人体内血液采集到采血袋内所形成的混合物,全血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人们在利用诊断试剂检测全血时,全血中的血细胞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预先处理掉全血中的血细胞。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510004431.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血浆分离装置,该装置结构复杂,需要通过离心管对血浆进行分离,成本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全血快速处理功能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移液管包括管状本体、吸入部、排出部、滤血膜、第一帽结构和第二帽结构;所述吸入部和所述排出部分别设置于所述管状本体的两端,所述滤血膜设置于所述吸入部和所述管状本体之间,所述第一帽结构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吸入部,所述第二帽结构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排出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吸入部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管状本体,且所述排出部与所述管状本体一体成型。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吸入部通过螺纹结构或卡合结构可拆卸地安装至所述管状本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吸入部和所述排出部分别为锥形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管状本体为软体管。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第一帽结构为软体结构。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第一帽结构内部具有用于保护所述吸入部的入口的保护垫。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第二帽结构具有以能够密封所述排出部的出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帽结构的内部的凸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第二帽结构具有以能够密封所述排出部的出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二帽结构的内部的凸起。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移液管中,所述第一帽结构能够以密封所述吸入部与所述第一帽结构之间的空间的方式安装至吸入部,且所述第二帽结构能够以密封所述排出部与所述第二帽结构之间的空间的方式安装至所述排出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全血处理功能的移液管中,在移液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吸入部和排出部,在使用时,将吸入部插入装有全血的容器中,利用负压将全血吸入管状本体内,在吸入的过程中,全血经过设置在吸入部和管状本体之间的滤血膜,利用滤血膜过滤掉全血中的血细胞,翻转该移液管,将血浆从排出部排出,便捷、快递地完成全血的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示例性移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示例性移液管的部分结构图,其中吸入部可拆卸地安装至管状本体。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管状本体,2-吸入部,3-排出部,4-滤血膜,5-第一帽结构,51-保护垫,6-第二帽结构,6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热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6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复位功能的医院内外科用取样器
- 下一篇:粘稠溶液精准移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