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6309.2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8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林罡;郭志强;侯军刚;吴春生;吉克智;徐文;王彦斌;王莉娜;吴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韩景云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浓缩上清液 过滤器 立式沉降 分离罐 反洗 污水回收罐 反冲洗 污水 污泥浓缩罐 絮凝反应器 沉淀浓缩 处理系统 除油罐 悬浮物 含油 污泥脱水装置 油田 本实用新型 污油回收罐 加压泵 排污池 污水泵 油水罐 转子泵 出水 浮油 污泥 加压 澄清 排污 | ||
1.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线依次连接的反冲洗污水回收罐(1)、加压泵(2)、絮凝反应器(3)、立式沉降分离罐(4)、除油罐(9),还包括排污池(5)、污泥浓缩罐(7)、污油回收罐(10)和污泥脱水设备(11);
所述反冲洗污水回收罐(1)和立式沉降分离罐(4)的底端分别通过管线连接至排污池(5),排污池(5)通过污水泵(6)连接至污泥浓缩罐(7),污泥浓缩罐(7)、立式沉降分离罐(4)、反冲洗污水回收罐(1)的顶端分别通过管线连接至污油回收罐(10),污泥浓缩罐(7)的底端通过管线连接至转子泵(8)入口,转子泵(8)出口通过转子泵出泥管线(801)连接至污泥脱水设备(11);
所述的污泥浓缩罐(7)上清液所在罐壁自上至下开设多个开口,每一个开口连接一根分支管线(702),每一根分支管线(702)上串接一个收水阀(704),收水阀(704)上游安装一个取样管(705),多条分支管线(702)汇合连通至污泥浓缩罐出水管线(701),污泥浓缩罐出水管线(701)连接至加压泵(2)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罐出水管线(701)和转子泵出泥管线(801)之间通过连接管(703)连通,连接管(703)上串接着第一切换阀(707),转子泵出泥管线(801)上串接着第二切换阀(708),且第二切换阀(708)位于第一切换阀(707)和污泥脱水设备(11)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沉降分离罐(4)罐内底端设有倒锥形排泥斗,顶部开设浮油收集口。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沉降分离罐(4)顶端通过立式沉降分离罐出水管线(401)连接至除油罐(9),所述的立式沉降分离罐出水管线(401)呈倒U形结构,倒U形结构的顶端高出立式沉降分离罐(4)顶部300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浓缩罐(7)罐内底端采用倒圆台形结构,顶端设有收油槽(7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过滤器反洗污水和污泥浓缩上清液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器(3)采用圆筒形结构,底部为切向进水,顶部为切向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长庆科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63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来水消毒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废水回收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