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5730.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5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唐俊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H01H50/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孔 密封板 直流接触器 密封胶 密封式 引出线 本实用新型 负载引出线 接触器本体 线圈引出线 密封环槽 罩体 伸出 继电器技术 密封防水性 工作电路 继电器罩 控制电路 密封连接 密封罩体 空腔 填充 密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罩体以及与罩体密封连接的密封板,所述接触器本体设有负载引出线和线圈引出线,所述密封板设有用于负载密封孔和线圈密封孔,所述密封板与继电器罩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填充有密封胶,负载密封孔、线圈密封孔与密封胶用于密封罩体与密封板之间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负载引出线通过负载密封孔伸出密封板、线圈引出线通过线圈密封孔伸出密封板,便于工作时对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使用,负载密封孔、线圈密封孔和密封胶使直流接触器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确保直流接触器的密封防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英文名称:relay)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随着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继电器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但安全性是最为关注的,安全性则关系到继电器的密封性和防水性,传统的继电器使用外加的密封防水结构,使继电器罩结构复杂,安装麻烦,使用不便,同时增加制造成本,故亟需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负载引出线通过负载密封孔伸出密封板、线圈引出线通过线圈密封孔伸出密封板,便于工作时对工作电路与控制电路的安装和使用,负载密封孔、线圈密封孔和密封胶使直流接触器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确保直流接触器的密封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出线密封式直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用于装设接触器本体的罩体以及与罩体密封连接的密封板,所述接触器本体设有伸出于密封板的负载引出线和线圈引出线,所述密封板设有用于负载引出线穿出的负载密封孔和用于线圈引出线穿出的线圈密封孔,所述密封板与继电器罩体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环槽,所述密封环槽填充有密封胶,负载密封孔、线圈密封孔与密封胶用于密封罩体与密封板之间的空腔。
其中,所述接触器本体包括分别连接于负载引出线的两个静触点、用于导通或断开两个静触点的动触组件以及用于控制动触组件移动的电磁控制装置,所述线圈引出线与电磁控制装置导通连接。
其中,所述电磁控制装置包括轭铁、与轭铁连接的铁芯、绕设于铁芯外周的线圈、活动设置于铁芯内的衔铁以及用于驱动铁芯复位的复位弹簧,所述轭铁设置于静触点与衔铁之间,衔铁与动触组件连接,所述线圈引出线与线圈导通连接。
其中,所述接触器本体还包括用于熄灭电路开闭时产生电弧的灭弧装置,所述灭弧装置包括装设于轭铁的导向架、卡设于导向架的两个固定片以及用于吸附电弧的若干金属栅片,若干金属栅片分别绕设于静触点与动触组件导通处,金属栅片的两端分别卡设于两个固定片。
其中,所述接触器本体还包括用于装设静触点的铣槽体,所述铣槽体的一端设有用于静触点伸入的第一通孔,铣槽体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动触组件伸入的开口,轭铁盖合于所述开口。
其中,所述动触组件包括推杆,与推杆的一端连接的绝缘连接件、跨设于绝缘连接件两侧的动点架、抵接于动点架顶部下底面的动弹片以及分别抵接于动弹片的下底面与绝缘连接件的上表面之间的压力弹簧,所述推杆的另一端穿设轭铁并与衔铁连接。
其中,所述动弹片的下底面设有用于防止压力弹簧的上端错位偏移的第一凸块。
其中,所述绝缘连接件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防止压力弹簧的下端错位偏移的第二凸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5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振式继电器
- 下一篇:内置接触器的双动触头支持躯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