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7585.2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02 | 分类号: | H01H50/02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刘锦霞;王超 |
地址: | 330500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盖 环形凹槽 环形凸缘 底座 防水圈 本实用新型 直流接触器 密封罩 防水防尘性能 密封防水效果 配合 接触头组件 电磁组件 复位组件 密封配合 容纳腔体 填充密封 动接触 接触处 接触器 结合盖 容纳腔 头组件 航空 体内 侧面 | ||
1.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底座(11)、与底座(11)之间形成容纳腔体的上盖(12)、与所述上盖(12)配合的密封罩(1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电磁组件、复位组件以及动接触头组件和嵌设在所述上盖(12)上的定接触头组件;
所述底座(11)与所述上盖(12)接触处的侧面上设有绕所述底座(11)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111),所述上盖(12)与所述底座(11)接触处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1)配合的第二环形凸缘(121),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1)上设有若干绕所述第一环形凸缘(111)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1111),所述第二环形凸缘(12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11)配合的第二环形凹槽(121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111)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1211)之间形成密封空间(100),所述密封空间(100)内设有防水圈;
所述定接触头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上盖(12)上的两个定接触杆(2),所述定接触杆(2)的一端设有伸出所述上盖(12)外的接线端(21),所述定接触杆(2)的另一端设有伸入所述上盖(12)内的定接触头(22),所述上盖(12)的外侧壁上设有绕所述上盖(12)设置的第三环形凸缘(122),所述第三环形凸缘(122)上设有绕所述第三环形凸缘(122)设置的第三环形凹槽(1221),所述密封罩(13)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122)接触的一面上设有绕所述密封罩(13)设置且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221)密封配合的环形凸起(133),所述环形凸起(133)为橡胶凸起且所述环形凸起(133)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1221)的直径,所述密封罩(13)上设有与所述接线端(21)对应且供线缆插入的插入孔(1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组件包括骨架(31)、缠绕在所述骨架(31)上的线圈(32)和与所述骨架(31)滑动配合的动铁芯(33),所述骨架(31)中间设有供所述动铁芯(33)插入的滑孔(311),所述动铁芯(33)通过滑孔(311)与所述骨架(31)滑动配合,所述动接触头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动铁芯(33)上端的动接触杆(41)和设置在所述动接触杆(41)两端且与所述定接触头(22)对应的动接触头(42),所述动铁芯(33)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动接触杆(41)的支撑凸缘(3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52)和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52)的弹簧座(51),所述弹簧座(51)为绝缘弹簧座(51),所述弹簧座(51)中间设有通腔,所述通腔内设有隔块(511),所述隔块(511)将所述通腔分成供所述动铁芯(33)插入的第一容置腔和用于支撑所述复位弹簧(52)的第二容置腔,所述弹簧座(51)与所述动铁芯(33)之间通过螺纹固定配合,所述弹簧座(51)与所述支撑凸缘(331)之间形成夹持所述动接触杆(41)的夹持空间,所述上盖(12)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动铁芯(33)对应圆柱凸起(123),所述圆柱凸起(123)内设有供所述复位弹簧(52)置入的安装孔(1231),所述安装孔(1231)的内径大于所述弹簧座(51)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底座(11)底部的安装板(14),所述底座(11)底部上设有圆柱部(112),所述圆柱部(112)与所述底座(11)为一体结构且且所述圆柱部直径小于所述底座直径,所述安装板(14)上设有与所述圆柱部(112)螺纹配合的螺纹通孔(1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孔(131)内设有绕所述插入孔(131)设置且供所述线缆插入的密封胶圈(132),所述密封胶圈(132)的内径小于所述线缆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金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758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限压式灭弧接触器
- 下一篇:交流接触器的弹簧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