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6834.2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0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燕;黎金玲;张莉;曹芹;严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本体 穿刺 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 桡动脉穿刺 止血装置 上肢 穿刺孔 止血带 握力 可拆卸连接件 穿刺部位 单人操作 止血件 中空状 穿入 床体 首端 尾端 座椅 摆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包括一固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的中部为便于放置穿刺上肢的中空状;在所述固定本体的首端设有第一固定件,在该第一固定件的前端设有一供手指穿入的握力柱;在所述固定本体的尾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与床体或座椅相接的可拆卸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穿刺带和止血带;所述穿刺带上开设有一穿刺孔;与该穿刺孔相对的止血带上设有一止血件。本实用新型可正确的摆放穿刺侧上肢并有效固定穿刺部位,单人操作即可,无须第2人协助,提高了穿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动脉穿刺较静脉穿刺技术难度高,在穿刺时桡动脉不易固定,需由另一名护士或家属协助固定患者的上肢。由于动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感强烈,导致患者穿刺侧上肢不自主地活动,增加穿刺难度,从而降低了穿刺成功率。
另外,在动脉穿刺后需要压迫的时间较长,很多患者没有耐心或者不以为意,不能正确掌握压迫时间及压迫力度,最终容易出现穿刺部位局部的出血或血肿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对于部分无家属陪伴的老年患者,进行桡动脉穿刺后由护士按压穿刺点,从而降低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并延长了动脉血气及时送检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包括一固定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的中部为便于放置穿刺上肢的中空状;在所述固定本体的首端设有第一固定件,在该第一固定件的前端设有一供手指穿入的握力柱;在所述固定本体的尾端设有第二固定件;所述固定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对与床体或座椅相接的可拆卸连接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穿刺带和止血带;所述穿刺带上开设有一穿刺孔;与该穿刺孔相对的止血带上设有一止血件。
优选地,所述止血件为设于所述止血带上的气囊,该气囊与一侧的充气泵相接以实现对其充气和泄气。
优选地,第二固定件为魔术贴连接带。
优选地,所述固定本体的首端和尾端均设有供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穿过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握力柱设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可正确的摆放穿刺侧上肢并有效固定穿刺部位,单人操作即可,无须第2人协助,提高了穿刺效率。避免了患者因惧怕或疼痛而不自主地活动穿刺侧上肢导致穿刺失败,提高穿刺成功率。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止血带通过气囊对穿刺部位进行止压,可有效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减少了穿刺部位再出血及血肿的发生,减少了穿刺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桡动脉穿刺固定止血装置,包括一固定本体1。所述固定本体1的中部为便于放置穿刺上肢的中空状10,该中空状10与患者的手臂的外形吻合,以便患者在穿刺时正好卡入至该固定本体内。另外在中空状10可增加一海绵垫,提高在穿刺过程中的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68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后术后加压包扎带
- 下一篇:一种新型髋臼成型摆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