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5437.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5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练贵盛;练国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大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9 | 代理人: | 何园园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唤醒模块 充电桩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连接器 控制输出模块 电动汽车 通信模块 休眠模块 电池管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控制模块 连接控制 检测 检查 输出 通信 开发 | ||
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桩,它涉及充电桩领域。它包含EVCC&BMS休眠模块;与所述EVCC&BMS休眠模块相连接的连接器锁;与所述连接器锁相连接的EVCC检测PD并唤醒模块;与所述EVCC检测PD并唤醒模块相连接的EVCC与EVSE设置通信模块;与所述EVCC与EVSE设置通信模块相连接、控制EVCC输出12V/10mA给BMS的控制输出模块;与所述控制输出模块相连接的BMS唤醒模块;与所述BMS唤醒模块相连接的BMS检查CC2模块;以及与所述BMS检查CC2模块相连接控制BMS开始通过GB/T27930CAN与EVCC通信的控制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想要用他们现有的GB/T27930BMS(电池管理系统)开发基于ISO/IEC15118的电动汽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现在越来越普及,市场每年都在增长。电动汽车成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协定所要求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制性运输工具。电动汽车充电市场也因电力市场的增长而迅速扩大。
中国是汽车和电动汽车全球市场中的第一市场。此外,中国使用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标准GB/T27930。因此,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和电动汽车在出口到海外市场时,需要改变充电系统。ISO/IEC15118是包括宝马、奔驰、奥迪、VOKSWAGEN、福特、通用、现代、日产、本田全球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和很多国家支持的标准。
因此,该实用新型表明的,在GB/T27930和ISO/IEC15118标准之间必须有互通性的EV充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制造商提供了一种可互通性的充电方法,以用他们现成的充电桩软硬件支ISO/IEC15118标准。
可以理解成,一般符合该实用新型的EV充电桩系统的操作功能,取决于EV充电桩中不同标准之间信号转换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和充电桩,它解决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想要用他们现有的GB/T27930BMS(电池管理系统)开发基于ISO/IEC15118的电动汽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它包含EVCC&BMS休眠模块;与所述EVCC&BMS休眠模块相连接的连接器锁;与所述连接器锁相连接的EVCC检测PD并唤醒模块;与所述EVCC检测PD并唤醒模块相连接的EVCC与EVSE设置通信模块;与所述EVCC与EVSE设置通信模块相连接、控制EVCC输出12V/10mA给BMS的控制输出模块;与所述控制输出模块相连接的BMS唤醒模块;与所述BMS唤醒模块相连接的BMS检查CC2模块;以及与所述BMS检查CC2模块相连接控制BMS开始通过GB/T27930CAN与EVCC通信的控制模块。
一种带有充电系统的充电桩,它包含包括外壳1、第一挡盖21、控制模块3、操作面板5、充电模块4、紧急断电开关(图未示)以及承台6;外壳1包含顶盖11、壳壁12。壳壁12为中空立方柱结构,顶盖1与壳壁12一体成型且顶盖11盖合于壳壁12的一端,并构成中空的腔体;如此,顶盖11与壳壁12的连接处没有缝隙,可以防止水从外壳1渗入充电桩内部。进一步地,顶盖11为外凸弧形盖,使室外安装的充电桩雨天顶盖11不会积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新型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安装与电动汽车中,以多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解决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问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解决了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想要用他们现有的GB/T27930BMS(电池管理系统)开发基于ISO/IEC15118的电动汽车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凯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5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