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5031.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8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樊立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立达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聂智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粗格栅 铰接轴 细格栅 下水口装置 钢丝滤网 防积水 副开口 铰接轴铰接 下框架 延伸段 主框体 本实用新型 三层过滤 有效解决 盖板 板两侧 配重块 水口 中段 悬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下水口的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包括顶板和连接于顶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下框架位于副开口的正下方;所述顶板为矩形,矩形的中段为粗格栅板,粗格栅板两侧留设有副开口,副开口设有盖板;粗格栅板的下方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两块相对的细格栅板,细格栅板的第一铰接轴位于粗格栅板的两侧,细格栅板的下方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两块相对的钢丝滤网,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一铰接轴的正下方,钢丝滤网沿第二铰接轴的外侧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下部悬挂有配重块。本方案的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采用粗格栅板、细格栅板和钢丝滤网三层过滤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属于市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近年来发生城市内涝的情况越来越多。造成内涝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另一方面是排水井被杂物堵塞,或者排水井格栅式盖板的总开口太小,排水能力差,导致排水井排水功能失效,从而引起城市内涝。而且在出现城市内涝时,存在将排水井的盖板完全打开促进排水,而导致人员从排水井掉落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出现。因此,优化排水装置,有助于完善城市排水系统,避免城市内涝,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具体方案为:
一种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包括用于安装在下水口的主框体,所述主框体包括顶板和连接于顶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顶板为矩形,矩形的中段为粗格栅板,粗格栅板两侧留设有副开口,副开口设有盖板,所述下框架位于副开口的正下方;粗格栅板的下方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有两块相对的细格栅板,细格栅板的第一铰接轴位于粗格栅板的两侧,细格栅板的下方通过第二铰接轴铰接有两块相对的钢丝滤网,第二铰接轴位于第一铰接轴的正下方,钢丝滤网沿第二铰接轴的外侧设有延伸段,延伸段下部悬挂有配重块。配重块使钢丝滤网保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使滤出的杂物泥沙自动滑落至下框架内,下框架内积存的杂物可由副开口定期清理,在降雨量大时,水流压力超过配重块所产生的力矩,钢丝滤网会被水流冲开,使排水畅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框架的底部设有活动的副框体,副框体位于钢丝滤网延伸段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粗格栅板的格栅间隙为8~11cm。根据人体工程学,该间隙可保证人体无法坠落。
进一步的,所述细格栅板的格栅间隙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滤网的孔径为0.2~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方案的道路防积水下水口装置采用粗格栅板、细格栅板和钢丝滤网三层过滤结构,其中细格栅板和钢丝滤网均为铰接式结构,可以在水量小时对流水下水口的污水进行过滤,防止杂物泥沙进入下水道内发生堵塞,而在水量大时,钢丝滤网可自动打开减小排水压力,细格栅板也可根据实际情况人工打开进行强制排水。而且粗格栅板可以起到防护作用,防止人员从下水口掉落,其中由钢丝滤网过滤的泥沙等细小杂物可由倾斜的网面滑落至两侧的下框架内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立达,未经樊立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5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