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恒温细胞记录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8726.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浪;张银芬;付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红浪 |
主分类号: | C12M1/34 | 分类号: | C12M1/34;C12M1/00;G01N27/00;G01N33/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渠述华 |
地址: | 361004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流槽 槽体 底面 细胞 水浴槽 参比电极 本实用新型 一端设置 灌流液 记录槽 载玻片 隧道 间隔设置 实验数据 出水口 导出口 导入口 进水口 沉槽 连通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温细胞记录槽,其包括:槽体及与槽体配合的恒温皿,所述槽体的顶面向下开设有一灌流槽,灌流槽为沉槽,该灌流槽的其中一端为灌流液导入口,另一端为灌流液导出口,灌流槽于两端之间开设有一细胞槽,灌流槽还设有一与细胞槽深度一致的参比电极孔,参比电极孔通过一隧道与细胞槽的槽底连通,细胞槽的底面、参比电极孔的底面及隧道的底面结合一载玻片,所述恒温皿具有一水浴槽,水浴槽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所述槽体设置在水浴槽内,且槽体的底面及载玻片的底面与水浴槽的槽底呈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实验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仪器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膜片钳细胞记录槽。
背景技术
膜片钳用特制的微波管电极吸附于细胞表面,对该膜片实行电压钳位,可测量单个离子通道开放产生的pA量级的电流。通过观测单个通道开放和关闭的电流变化,可直接得到各种离子通道开放的电流幅值分布、开放几率、开放寿命分布等功能参量,并分析它们与膜电位、离子浓度等之间的关系,还可把微波管电极吸附的膜片从细胞膜上分离出来,以膜的外侧向外或膜的内侧向外等方式进行实验研究。这种技术对小细胞的电压钳位、改变膜内外溶液成分以及施加药物都很方便。
在膜片钳实验中,需要将细胞放置在实验操作台上的细胞记录槽内,细胞记录槽内盛有孵育液体即营养液或者灌流液,在一些细胞实验中,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现有的恒温装置大多是在记录槽的底部连接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现有的细胞记录槽具有以下缺点:1、现有细胞记录槽材质为金属易导电,但通电后的细胞记录槽易对实验造成干扰,影响实验方波的形状;2、现有细胞记录槽的灌流口低,几乎与细胞液处于同一平面,灌流液导入该细胞记录槽时容易冲走细胞;3、出液平面低,抽吸灌流液时,不易把握进出灌流液的平衡,易使细胞外液被抽干,细胞丢失;4、参比电极放置口太大,移动载玻台时,易使参比电极晃动,影响实验的方波形状;5、带加热装置或加热芯片的细胞记录槽价格昂贵且容易干烧。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细胞记录槽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实验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细胞记录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恒温细胞记录槽,其包括:槽体及与槽体配合的恒温皿,所述槽体的顶面向下开设有一灌流槽,灌流槽为沉槽,该灌流槽的其中一端为灌流液导入口,另一端为灌流液导出口,灌流槽于两端之间开设有一细胞槽,灌流槽还设有一与细胞槽深度一致的参比电极孔,参比电极孔通过一隧道与细胞槽的槽底连通,细胞槽的底面、参比电极孔的底面及隧道的底面结合一载玻片,所述恒温皿具有一水浴槽,水浴槽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出水口,所述槽体设置在水浴槽内,且槽体的底面及载玻片的底面与水浴槽的槽底呈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灌流槽包括两纵槽及连通两纵槽的一横槽,使该灌流槽形成类似“工”字型结构,所述细胞槽开设在灌流槽的横槽内。
进一步,所述灌流槽的两纵槽的纵向相对端分别为弧形结构,其中一纵槽为灌流液导入口,另一纵槽为灌流液导出口,灌流液导出口的纵槽大于灌流液导入口的纵槽,所述参比电极孔设置在灌流液导出口的纵槽内。
进一步,所述细胞槽的截面形状为圆角矩形。
进一步,所述槽体为长方体亚克力板。
进一步,所述细胞槽、隧道及参比电极孔贯通槽体的底面,所述载玻片粘合在槽体的底面,且封住细胞槽、隧道及参比电极孔。
进一步,所述隧道为L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红浪,未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红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87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清洗的有害微生物检测仪器
- 下一篇:菌体培养装置及菌体培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