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热蓄冷井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6465.9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2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雁斌;郭蓉;陶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雁斌 |
主分类号: | F24D11/00 | 分类号: | F24D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本实用新型 蓄冷模块 地下井 供水管 供油管 回油管 焊管 蓄冷 检修 相变蓄热材料 分散式安装 回水管接头 供暖工程 施工成本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整体模块 回水管 原有的 阀门 井中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蓄冷井,包括:地下井和检修井,所述地下井内设有蓄热蓄冷模块,所述蓄热蓄冷模块包括外部焊管及内部相变蓄热材料,所述焊管内部装有供油管、回油管、供水管、回水管,所述供油管、回油管、供水管、回水管接头安装在检修井中并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蓄热速度快,效率高,将原有的分散式安装变成整体模块式安装,大大减少了供暖工程施工工期以及施工难度,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制冷领域,特别提供一种蓄热蓄冷井。
背景技术
在供暖行业中常利用大地为供暖系统蓄能,其蓄能存在蓄热速度慢、效率低的缺点,并且现场施工没有形成模块化,大大增加了施工时间,加大了施工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热蓄冷井可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热蓄冷井,包括:地下井1和检修井2,所述地下井1内设有蓄热蓄冷模块3,所述蓄热蓄冷模块3包括外部焊管3a及内部相变蓄热材料3b,所述焊管3a内部装有供油管4、回油管5、供水管6、回水管7,所述供油管4、回油管5、供水管6、回水管7接头安装在检修井2中并设有阀门8。
优选的,所述地下井1直径为300~500mm,深为20~30m。
优选的,所述焊管3a直径为259~478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
1、无污染:相变蓄热材料放置在密闭真空空间内,与传热介质无接触,避免了对介质的污染;采用特殊封井工艺,避免地表水、雨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2、低成本供暖:利用相变材料蓄热,在无其他热源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直接作为热源低成本供暖,降低了供暖运行成本。
3、安全:相变材料相变温度可根据用户要求,水温在40~90℃下发生相变,避免高温塌井的危险。
4、高效:相变温度在40~90℃,蓄热过程快,利用率高,无浪费。
5、减少施工工期:本实用新型将原来分散式安装变成模块化,施工快,难度小。
6、占地面积小:安装在地下土壤中,占地面积小,释放工厂内有限的空间。
7、寿命长:由于采用真空密封,蓄热蓄冷井寿命在25年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井;2、检修井;3、蓄热蓄冷模块;3a、焊管;3b、相变蓄热材料;4、供油管;5、回油管;6、供水管;7、回水管;8、阀门;9、大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蓄热蓄冷井,包括:地下井1和检修井2,所述地下井1内设有蓄热蓄冷模块3,所述蓄热蓄冷模块3包括外部焊管3a及内部相变蓄热材料3b,所述焊管3a内部装有供油管4、回油管5、供水管6、回水管7,所述供油管4、回油管5、供水管6、回水管7接头安装在检修井2中并设有阀门8,便于后期维修;所述地下井1直径为300~500mm,深为20~30m;所述焊管3a直径为259~478mm。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雁斌,未经郭雁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6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