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4777.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峰;胥麟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作口 前窗玻璃 生物安全柜 光栅 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 防夹手 工作腔 保护设备 对齐设置 控制器电 两侧设置 人员安全 控制器 等宽 可控制 可升降 开闭 平行 升降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包括生物安全柜本体、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生物安全柜本体包括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其中一个侧面为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前窗玻璃,所述前窗玻璃与所述操作口等宽并可实现所述操作口的开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前窗玻璃连接并可控制所述前窗玻璃的升降,所述操作口的两侧均设有光栅,设置于所述操作口两侧的光栅平行且对齐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光栅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操作口的两侧设置光栅,可有效的防止前窗玻璃的非正常下降,从而实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安全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以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而设计的。
生物安全柜最主要的功能是保护人员,保护产品和保护环境,其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顶部下降气流和前窗流入气流共同完成的,下降气流和前窗流入气流在前窗操作口上方交汇,并一起流入前窗格栅形成保护气幕,以隔离工作区域及外部环境,进而实现保护人员的目的。在正常实验过程中,前窗玻璃底部距离工作台的高度一般会恒定在200mm,此高度既方便了人员操作,又避免开口高度过高安全柜内有害物质外泄。然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风机停止或者过滤器破损),前窗玻璃需要及时下降到最低点,工作区域与外部隔离由保护气幕隔离变为物理(前窗玻璃)隔离,从而有效的避免安全柜内的有害物质外泄污染环境,感染实验人员。
为了在实验过程中便于控制前窗玻璃的升降,一般用双踏板脚踏开关和前窗升降操作按钮。双踏板脚踏开关有两个踏板,以不同颜色区分,分别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前窗玻璃的上升及下降。前窗升降操作按钮一般设置在显示屏周边或者显示屏上,通过前窗操作按钮控制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前窗玻璃的升降。但采用以上两种控制前窗玻璃升降的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实验过程中前窗玻璃突然下降,气流流入面积减小,前窗流入气流和垂直下降气流波动不稳定,下降气流和前窗流入气流形成的保护气幕会受到破坏,安全柜在保护人员、保护产品、保护环境的性能会大幅度下降。2.实验过程中前窗玻璃突然下降,可能会压住实验人员的手,对实验操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影响实验的进程。3.实验过程中前窗玻璃突然下降,因人手阻碍前窗玻璃的下降,前窗玻璃的导轨有可能会变形,导轨密封效果下降,安全柜内有害物质可能泄露危害实验人员及环境,而且为前窗玻璃提供动力源的电机因不能正常运转寿命会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其通过在操作口的两侧设置光栅,可有效的防止前窗玻璃的非正常下降,从而实现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包括生物安全柜本体、驱动装置和控制器,所述生物安全柜本体包括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其中一个侧面为操作口,所述操作口的上方设有可升降的前窗玻璃,所述前窗玻璃与所述操作口等宽并可实现所述操作口的开闭,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前窗玻璃连接并可控制所述前窗玻璃的升降,所述操作口的两侧均设有光栅,设置于所述操作口两侧的光栅平行且对齐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和光栅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设置于所述操作口的两侧的光栅等长且所述光栅的底端与所述操作口的下表面平齐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光栅的长度为20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窗玻璃的升降行程大于等于200m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前窗玻璃的升降的双踏板脚踏开关,所述双踏板脚踏开关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夹手的生物安全柜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前窗玻璃的升降的前窗升降操作按钮,所述前窗升降操作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达尔(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4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