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4601.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森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森德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杨阳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齿轮 小齿轮 移动杆 底板 本实用新型 啮合 齿轮轴 齿轮 连接固定座 齿槽啮合 方案设计 活塞连接 夹持装置 配合关系 气缸带动 碳纤维杆 种碳纤维 杆体夹 固定座 齿槽 夹持 夹爪 气缸 垂直 移动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包括一底板;该底板上方安装有一气缸,气缸的活塞连接一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有齿槽;底板上方还垂直设有一固定座以及一框架;并具有一大齿轮与一小齿轮,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座和框架,大齿轮同时与小齿轮以及齿槽啮合;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轮轴上分别设有一夹爪。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使整个夹持过程更加具有柔性;本实用新型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配合关系明确,制造简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碳纤维杆体的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检验,检验过程中需要进行夹持;有时候还需要对其进行弯曲试验,现有的夹持装置刚性太强,容易损伤其表面,难以满足要求。而且现有夹持装置一般较为复杂,通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
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包括一底板;该底板上方安装有一气缸,气缸的活塞连接一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表面设有齿槽;底板上方还垂直设有一固定座以及一框架;并具有一大齿轮与一小齿轮,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座和框架,大齿轮同时与小齿轮以及齿槽啮合;所述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轮轴上分别设有一夹爪。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两个平行的轴承座;所述移动杆穿过两个轴承座并于气缸的驱动下轴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通过气缸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使整个夹持过程更加具有柔性;本实用新型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配合关系明确,制造简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框架后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底板 2、气缸 3、移动杆 4、齿槽 5、固定座 6、框架
7、大齿轮 8、小齿轮 9、夹爪 10、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图1和2所示,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包括一底板1;该底板1上方安装有一气缸2,气缸2的活塞连接一移动杆3;所述移动杆3的表面设有齿槽4;底板1上方还垂直设有一固定座5以及一框架6;并具有一大齿轮7与一小齿轮8,所述大齿轮7和小齿轮8的齿轮轴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座5和框架6,大齿轮7同时与小齿轮8以及齿槽4啮合;所述大齿轮7和小齿轮8的齿轮轴上分别设有一夹爪9。
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两个平行的轴承座10;所述移动杆3穿过两个轴承座10并于气缸2的驱动下轴向移动。
实施原理:气缸2活塞伸出时,带动移动杆3向前移动,大齿轮7与齿槽4啮合,大齿轮7逆时针转动,小齿轮8顺时针转动,带动两个夹爪9靠拢,实现夹紧;气缸2活塞收缩时,带动移动杆3后移,大齿轮7顺时针转动,小齿轮8逆时针转动,带动两个夹爪9分离,实现松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碳纤维杆体夹持装置,通过气缸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使整个夹持过程更加具有柔性;本实用新型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简单,配合关系明确,制造简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森德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森德新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46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