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形抗滑桩的桩间钢支撑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7764.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谢圣纲;曲慧明;马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滑桩 上部支撑构件 下部支撑构件 连接构件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 钢支撑 横撑 混凝土用量 倒山字形 荷载传递 建筑结构 锚固钢筋 锚固螺栓 施工周期 竖向钢板 纵向钢板 荷载 保护胶 配筋量 套管 紧固 翼板 传递 施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形抗滑桩的桩间钢支撑连接件,属于建筑结构连接件领域。包括下部支撑构件组、上部支撑构件组、桩连接构件组,所述上部支撑构件组包含横撑和横撑翼板,用于传递两个抗滑桩之间的荷载。所述下部支撑构件组包含,梯形竖向钢板、倒山字形横纵向钢板组合,用于增强上部支撑构件组的稳定性。所述桩连接构件组包含锚固钢筋、剔打保护胶套管、锚固螺栓。下部支撑构件组、上部支撑构件组与桩连接构件组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两个圆形抗滑桩之间的桩间荷载传递,达到减少抗滑桩配筋量和混凝土用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紧固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适于批量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连接件领域,涉及一种圆形抗滑桩的桩间钢支撑连接件。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到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滑处理的主要工具。抗滑桩对滑坡体的作用是利用抗滑桩插入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地层对桩的抗力平衡滑动体的推力,增加其稳定性。当滑坡体下滑时受到抗滑桩的阻抗,使桩前滑体达到稳定状态。根据滑体的厚薄、推力大小、防水要求及施工条件等选用木桩、钢桩、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桩。
现有技术中,当采用双侧桩支护时,若两侧桩分别抵抗单侧土压力荷载,则所需要的混凝土量及钢筋量均较大,工程造价较高。若在两侧桩之间设置简易支撑,则因为与抗滑桩之间的连接不牢固或简易支撑本身的稳定性不佳,容易发生滑脱事故,危害下部工作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抗滑桩的桩间钢支撑连接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保证下部作业人员安全,且后期容易拆除,以节约资源重复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形抗滑桩的桩间钢支撑连接件,包括由下部支撑构件组、上部支撑构件组和桩连接构件组;
上部支撑构件组放置在下部支撑构件组上,桩连接构件组分别与下部支撑构件组、上部支撑构件组和抗滑桩相连;
其中,上部支撑构件组包括圆形横撑钢管(1)、翼板(2)和底部封板(3),放置于下部支撑构件组的水平钢板(4)上;圆形横撑钢管(1)两侧设置有抗滑落的翼板(2);下部支撑构件组包括竖向的梯形钢板(5)、水平钢板(4)和背部找平钢板(6);上部支撑构件组与下部支撑构件组均由锚固螺栓(9)穿过环氧砼找平区(8),锚固在抗滑桩中;桩连接构件组包括环氧砼找平区(8)、锚固螺栓(9)和锚固钢筋(7)。
进一步,所述锚固钢筋(7)设有剔打保护胶套管。
进一步,所述锚固钢筋(7)的外侧设有保护胶套管(10),用于在抗滑桩浇筑后的逆作法施工中迅速找到并利用。
进一步,所述梯形钢板(5)和水平钢板(4)为倒“山”字形组装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部支撑构件组放置于下部支撑构件组上方,所述两种构件组均可后期拆卸,重复使用。所述桩连接构件组中的锚固钢筋与抗滑桩同时浇筑,在浇筑后剥离剔打保护胶套管,即可实现上部支撑构件组与抗滑桩的有效连接,避免植筋方法对抗滑桩主筋的危害。所述圆形抗滑桩之间桩间支撑的钢结构组合连接件具有结构简单、紧固性能好、施工方法简单、施工周期短,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点,适于批量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设计院,未经重庆市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7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物的基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富水土岩混合地层的复合式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