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4434.1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卢楚鹏;黄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283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射频遥控器 交互模块 控制模块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接收模块 充电管理模块 射频收发模块 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 低压差 有效地减少 电连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其中,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充电管理模块、低压差模块、射频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及交互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依次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便于用户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遥控器作为一种远程控制装置已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遥控器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相有遥控器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受控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需求。且遥控器其一般是通过使用不可充电的干电池实现供电的。
然而,本实用新型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对于使用干电池而言,其电量用完后即可丢弃,但由于暂时没有完善的电池回收制度,难免会出现废旧电池污染环境的现象;再者,家用电器大部分遥控器使用红外遥控近距离控制,红外遥控器信号只能在空旷、无障碍物阻挡场所进行信号传输,无法实现隔墙控制,家用电器中如安装在阳台外的燃气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等电器无法使用红外遥控器进行隔墙遥控,在使用时要靠近家电才能进行操控,用户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及其系统,能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便于用户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射频遥控器,包括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充电管理模块、低压差模块、射频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及交互模块;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所述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依次电连接;
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低压差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交互模块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交互模块和所述射频收发模块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交互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显示屏和触摸感应电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设有窗孔;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所述显示屏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两侧;所述蓄电池设于所述电路板的窗孔内,并位于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所述显示屏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摸感应电路包括触摸感应芯片、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触摸感应弹簧、第二触摸感应弹簧及第三触摸感应弹簧;
所述第五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一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二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在地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之间,第三触摸感应弹簧与所述触摸感应芯片的端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隔磁片;
所述隔磁片设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之间,用于将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蓄电池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电池采用锂电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和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连接所述充电管理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管理芯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发光二极管及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万和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4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