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823.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9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亿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B24B27/00;B24B55/04;B24B55/06;B25J9/1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上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磨工位 工位 粉尘收集装置 工件传送带 粉尘通道 集成系统 抛光工位 子通道 共线 磨抛 收料 机器人 工件传送方向 磨加工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 废气粉尘 粉尘污染 工作区域 焊接工位 加工工位 结构简化 人力成本 生产效率 依次设置 连通 转送 粉尘 对准 占用 车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磨加工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包括粉尘通道、至少一个粉尘收集装置和至少一条工件传送带,工件传送带的一侧沿工件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焊接工位、预打磨工位、抛光工位、精打磨工位、收料工位;粉尘通道的一端与粉尘收集装置连通,另一端延伸出多个用于收集粉尘的子通道,各个子通道对应地对准预打磨工位、抛光工位和精打磨工位、收料工位的工作区域,上述结构简化了加工过程中工件转送工位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减少各个加工工位所占用的空间,另外设置粉尘收集装置,将各个工位所产生的废气粉尘收集,减少了车间的粉尘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磨加工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钣金件以及其他工件制备,都需要经过落料、成型、焊接、打磨、抛光、拉丝、毛边处理等工序后才制备完成一个工件。
现有技术中,落料下来的工件需要经过焊接、打磨以及抛光处理,随着需求量的增大,为了满足需求量的供应,因此,则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对每一个工序进行简化,而目前工件每完成一个工序则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工件搬运至下一个工序,无疑,工人们的劳动强度十分大,并且生产效率很低。
另外,打磨和抛光工序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粉尘,粉尘不仅污染车间环境,而且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采用该结构能够解决粉尘污染、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包括粉尘通道、至少一个粉尘收集装置和至少一条工件传送带,所述工件传送带的一侧沿工件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焊接工位、预打磨工位、抛光工位、精打磨工位、收料工位;所述粉尘通道的一端与粉尘收集装置连通,另一端延伸出多个用于收集粉尘的子通道,预打磨工位、抛光工位和精打磨工位、收料工位的工作区域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条子通道。
其中,所述粉尘收集装置设置有两个,两个粉尘收集装置均与同一粉尘通道连通。
其中,工件传送带设置有两条,两条工件传送带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粉尘收集装置包括风机、滤芯集尘柜和旋风式除尘器,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与滤芯集尘柜的出风口相通,滤芯集尘柜的进风口与旋风式除尘器的出风口相通,旋风式除尘器的进风口与粉尘通道相通。
其中,集成系统还包括防护室;所述焊接工位设有焊接机械手,所述预打磨工位设有打磨机械手,所述抛光工位设有抛光机械手;所述焊接机械手、打磨机械手和抛光机械手均安装在防护室内。
其中,所述防护室的外周侧均布有多个防护门。
其中,所述子通道设置有用于控制子通道打开或关闭的阀门。
其中,所述子通道的进风口呈喇叭形状设置。
其中,所述精打磨工位包括多个手工打磨台,多个手工打磨台沿工件传送方向直线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工件传送带并且各个工位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进而简化了加工过程中工件转送工位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减少了各个加工工位所占用的空间,另外还设置有粉尘收集装置,将各个工位所产生的废气粉尘收集,减少了车间的粉尘污染,并且减少了粉尘对人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器人焊磨抛共线集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亿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亿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8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