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6999.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顺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2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25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料仓 上料机构 混合罐 本实用新型 混合装置 种碳纤维 转轴侧壁 储料仓 放料口 下料均匀性 自动化控制 电机转轴 放料机构 混合效果 下部内壁 转动相连 搅拌桨 碳纤维 下料孔 下端 下料 转杆 对称 密布 电机 贯通 调控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以及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方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过渡料仓以及套设于所述过渡料仓外侧的储料仓,所述过渡料仓下部内壁上沿周向贯通设有多个放料口,每个放料口对应设有放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下端贯穿所述过渡料仓并与所述混合罐底部转动相连,位于所述混合罐内的转轴侧壁上对称设有搅拌桨,位于所述过渡料仓内的转轴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转杆,所述过渡料仓底部密布有下料孔,本实用新型将碳纤维置于储料仓内,可根据需要调控下料添加速率,实现自动化控制,且下料均匀性好,有效提高了混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碳纤维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它是由片状石墨微晶等有机纤维沿纤维轴向方向堆砌而成,经碳化及石墨化处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由于碳纤维的优良性能,目前,碳纤维已被大量用于工业发展,但单纯的碳纤维仍然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因此,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在碳纤维复合应用过程中,难免需要与其它增强辅助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但现有的装置混合性差,可控性差,费时费力,搅拌混合效率低,继续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碳纤维混合装置,可根据需要调控下料添加速率,实现自动化控制,且下料均匀性好,有效提高了混合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碳纤维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罐以及设于所述混合罐上方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过渡料仓以及套设于所述过渡料仓外侧的储料仓,所述过渡料仓下部内壁上沿周向贯通设有多个放料口,每个放料口对应设有放料机构,所述放料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滑轨以及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的料门,所述料门上设有伸缩杆,所述上料机构上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转轴下端可转动贯穿所述过渡料仓并与所述混合罐底部转动相连,位于所述混合罐内的转轴侧壁上对称设有搅拌桨,位于所述过渡料仓内的转轴侧壁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转杆,所述过渡料仓底部密布有下料孔。
优选的,所述过渡料仓、储料仓均为上端未封口设置,所述储料仓下部为倒圆台形设置。
优选的,所述混合罐上端设有进料口、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混合罐下方设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滑轨分别设于所述放料口两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过渡料仓内壁固连,另一端与所述料门相近侧固连,所述放料口至少设有2个,每个所述放料口面积大小不同,相应所述料门与放料口大小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前端设有弹性橡胶柱。
优选的,所述转杆至少设有2个,所述转杆下端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下侧与所述过渡料仓底部间距为0.1-1cm。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碳纤维置于储料仓内,将树脂基体直接加入混合罐内,然后根据需要调控碳纤维的下料添加速率,下料均匀性好,且可实现自动化控制,省时省力,有效提高了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俯视图;
图中:1混合罐、101进料口、102出料口、103支撑架、2上料机构、201过渡料仓、202储料仓、203放料口、204下料孔、3放料机构、301复位弹簧、302滑轨、303料门、304伸缩杆、305弹性橡胶柱、4电机、401转轴、402搅拌桨、403转杆、404刮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顺,未经陈海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6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