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6469.2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唐相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 动静脉内瘘 控制电路 音频采集 传声器 杂音 主机 电源 放大 血管杂音 听诊头 本实用新型 电信号转换 谐振腔壳体 滤波处理 电连接 谐振膜 输出 转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包括主机、听诊头、扬声器,所述听诊头包括谐振腔壳体、谐振膜、音频采集传声器,所述主机包括控制电路、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通过音频采集传声器转换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所述电源用于为音频采集传声器、控制电路和扬声器提供电源,所述扬声器和主机电连接用于把放大后的声音进行输出。该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血管杂音放大,使普通患者能够听到血管杂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会听,能听得到内瘘杂音是关键基础的步骤。现目前,常用的就是听诊器,听诊器是医疗器具,病人不会用,或者听不出杂音,这就使医务人员或者是患者不能够及时掌握动静脉内瘘的情况,妨碍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把血管杂音放大,使普通患者能够听到血管杂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包括主机、听诊头、扬声器,所述听诊头包括谐振腔壳体、谐振膜、音频采集传声器,所述谐振腔壳体用于使被测者的动静脉发出的声信号产生谐振,以得到谐振声信号,所述谐振膜用于密封谐振腔壳体,并且在听诊时与被测者的体表接触,使被测者的动静脉发出的声信号经体表辐射出来后推动谐振腔壳体内的空气柱,使空气柱产生膨胀和压缩的不断交替变换作用,从而产生谐振,所述音频采集传声器用于采集通过谐振腔壳体得到的谐振声信号,并将该谐振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且所述音频采集传声器与所述谐振膜正向相对地连接在谐振腔壳体的底内,所述主机包括控制电路、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对通过音频采集传声器转换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所述电源用于为音频采集传声器、控制电路和扬声器提供电源,所述扬声器和主机电连接用于把放大后的声音进行输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音频采集传声器为驻极体电容式音频采集传声器,且所述音频采集传声器的面积与所述谐振膜相适应。采用所述音频采集传声器的面积与所述谐振膜相适应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使音频采集传声器更好的采集与接收谐振膜的声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谐振腔壳体由金属材料或者非金属材料形成。采用由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制成谐振腔壳体的设计,是为了使动静脉内瘘易感器适应不同病人的需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谐振腔壳体为向上凸起的椭圆形谐振腔壳体或正方体或长方体谐振腔壳体或喇叭形谐振腔壳体。采用谐振腔壳体为椭圆形谐振腔壳体或正方体或长方体谐振腔壳体或喇叭形谐振腔壳体的设计,是为了动静脉内瘘易感器适应不同病人的使用习惯,增强动静脉内瘘的可适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所述前置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电连接,所述前置放大电路用于放大通过音频采集传声器转换的电信号,所述滤波电路用于对放大的电信号进行滤波,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用于将经过滤波的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改进,所述扬声器为喇叭状。采用把扬声器设置成喇叭状的设计是为了使患者或医务人员,更方便、更容易听见动静脉内是否杂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动静脉内瘘杂音易感器的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64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新型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超声科自动耦合探头组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