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压出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1864.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1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三诚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35/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慈程麟 |
地址: | 324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油 加压 加压罐体 导出 出油装置 出油管 氮气 过滤 本实用新型 流量控制阀 密封罐盖 进管 顶部设置 加压过滤 流量流速 一端连接 可控制 上密封 罐盖 开闭 稀释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出油装置,包括加压罐体和密封罐盖,密封罐盖顶部设置有用于通入氮气的气体进管,加压罐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甘油的出油管,出油管远离加压罐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加压后的甘油进行过滤和控制出甘油速度的出甘油头,出油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甘油流量流速的流量控制阀,在对甘油进行加压过滤稀释时,将甘油加入到加压罐体中,盖上密封罐盖,从气体进管通入氮气至加压罐体内部对甘油进行加压,被加压后的甘油通过用于对加压后的甘油进行过滤和控制出甘油速度的出甘油头导出,可控制流量控制阀来调节甘油导出的开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甘油控制简单方便、甘油导出效率高且过滤杂质完善的加压出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甘油稀释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加压出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甘油,是一种有机物,无色、无丑、味甜,外观呈澄明黏稠液态,作用广泛,在医学方面用以制取各种制剂、溶剂、吸湿剂、防冻剂和甜味剂,配剂外用软膏或栓剂等,在涂料工业中用以制取各种醇酸树脂、聚酯树脂、缩水甘油醚和环氧树脂等,在纺织和印染工业中用以制取润滑剂、吸湿剂、织物防皱缩处理剂、扩散剂和渗透剂,在食品工业中用作甜味剂、烟草剂的吸湿剂和溶剂,在造纸、化妆品、制革、照相、印刷、金属加工、电工材料和橡胶等工业中都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工业级甘油的制备中,需要用二分之一的蒸馏水稀释,搅拌充分后,加入活性炭,并加热至60~70℃进行脱色处理,然后,采用加压出油装置进行真空过滤,保证滤液澄清透明,控制甘油的滴加速度,将滤液加到事先处理好的732型强酸阳树脂和717型强碱阴阳树脂混合的柱内,以吸附除去甘油中的电解质和醛类、色素、酯类等非电解质杂质,除去杂质后的甘油溶液进行减压蒸馏,控制真空度93326Pa以上,釜温在106~108℃,蒸出大部分水之后,再将釜温升到120℃快速脱水,不出水时停止加热,所得釜内物料即为成品。现有的加压出油装置中用于导出甘油的导油管由于本身管径和甘油粘稠的物理特性限制,导出甘油的方式为滴漏式,存在出甘油速度过慢的问题,可控制出甘油的功能不完善;在增大了导油管的管径后,出甘油速度加快的状态下,甘油的过滤效果不能得到保障,甘油的过滤不到位会导致之后的杂质难以处理,产出得到工业级甘油纯度不高,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甘油控制简单方便、甘油导出效率高且过滤杂质完善的加压出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压出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罐体和密封罐盖,所述密封罐盖顶部设置有用于通入氮气的气体进管,所述加压罐体底部设置有用于导出甘油的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加压罐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加压后的甘油进行过滤和控制出甘油速度的出甘油头,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甘油流量流速的流量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甘油进行加压过滤稀释时,将甘油加入到加压罐体中,盖上密封罐盖,从气体进管通入氮气至加压罐体内部对甘油进行加压,被加压后的甘油通过用于对加压后的甘油进行过滤和控制出甘油速度的出甘油头导出,可控制流量控制阀来调节甘油导出的开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甘油控制简单方便、甘油导出效率高且过滤杂质完善的加压出油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甘油头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出甘油头、第二出甘油头和第三出甘油头,所述第一出甘油头的一端与出油管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出甘油口,所述第一出甘油头内部设置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通过第一导出通道与第一出甘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出甘油头远离第一出甘油头的一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出甘油口,所述第二出甘油头内部设置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通过第二导出通道与第二出甘油口连接,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第一导管连接;所述第三出甘油头远离第二出甘油头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出甘油口,所述第三出甘油头内部设置有第三导管,所述第三导管的一端与第三出甘油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导管、第二导管和第三导管的内径比值为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三诚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三诚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1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