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头梁及主动降噪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9525.X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8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虞安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箍 固定装置 扭力弹簧 耳机头 主动降噪耳机 本实用新型 安装空间 主动降噪 耳机 佩戴 滤波器 降噪系统 扭力增加 鲁棒性 稳固性 声腔 夹力 降噪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头梁及主动降噪耳机,耳机头梁包括头箍一,扭力弹簧、头箍二以及固定装置;头箍一和头箍二通过固定装置连接;扭力弹簧和固定装置均放置于头箍一和头箍二连接形成的安装空间中;扭力弹簧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安装空间中。利用扭力弹簧产生的扭力增加耳机头梁夹力,提高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的稳固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将该头梁用于主动降噪耳机,可以提升被动降噪效果,降低主动降噪滤波器的设计难度,保证耳机在佩戴过程中声腔特性的一致性,提高降噪系统的鲁棒性,提升主动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耳机头梁及主动降噪耳机。
背景技术
佩戴主动降噪耳机是一种有效隔绝环境噪声的方式。主动降噪耳机结合了被动降噪技术与主动降噪技术,被动降噪采用被动隔声的方式阻隔高频部分的噪声,主动降噪针对中、低频噪声,利用次级声源生产与噪声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消噪声波,噪声声波与消噪声波产生干涉,实现噪声消除的目的。被动降噪实施的越彻底,降低了主动降噪的实施难度,利于主动降噪的实施。
对于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佩戴过程中,耳机出现松动,耳罩的密闭性下降,被动降噪性能恶化;同时耳机腔体内部的声学特性也发生变化,基于变化前的声腔声学特性设计的滤波电路主动降噪性能下降。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均出现降噪性能下降的问题。耳机在佩戴过程中的松紧程度主要体现在耳机头梁对佩戴者的夹力上。
现有技术中,头戴耳机的头梁为一个圆弧形整体框架结构,其产生的内夹力较小。实用新型耳机装置和耳机头梁 (201520782049.7),对耳机头梁进行了改进,通过调节紧固件即可调整弹性头箍的收张,进而适配不同头部尺寸的佩戴者。该方法需要佩戴者自行调试,该装置具有一定的复杂度,提高了实施和维护的难度,降低了使用者的体验友好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头梁和主动降噪耳机,以解决头戴耳机调节头梁夹力的结构复杂实施难度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头梁,包括头箍一,扭力弹簧、头箍二以及固定装置;
所述头箍一和所述头箍二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所述扭力弹簧和所述固定装置均放置于所述头箍一和所述头箍二连接形成的安装空间中;
所述扭力弹簧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扭力弹簧包括弹簧本体、扭力输入端以及扭力输出端;所述扭力输入端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一端,所述扭力输出端设于所述弹簧本体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装置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头箍一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头箍一的第一连接端用于与耳机头连接;
所述头箍一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头箍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头箍一的第二连接端包括两个沿着头箍所在弧度的延伸方向伸出的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薄片;每个所述第一薄片上均设置有圆孔;
两个所述第一薄片分别与所述头箍一宽度所在的两侧边缘具有设定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头箍二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所述头箍二的第一连接端用于与耳机头连接;
所述头箍二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头箍一连接。
进一步地,
头箍二的第二连接端包括两个沿着头箍所在弧度的延伸方向伸出的且相对设置的第二薄片;每个第二薄片上均设置有圆孔;
两个所述第二薄片分别位于所述头箍二宽度所在的两侧横向边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会听声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95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轴式自锁耳机收纳装置
- 下一篇:可拆卸主动降噪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