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8599.1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9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镭;王兆辉;柴清;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34 | 分类号: | E02D27/34;E02D27/35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桩 钢珠 轴承内圈 本实用新型 传递系统 滚珠套管 保持架 地基土 强腐蚀 水平力 外套管 胀缩 填充 土木建设工程 湿陷性黄土 病害问题 复杂地基 工程地质 水平荷载 桩基工程 摩阻力 膨胀土 盐渍土 冻胀 均布 外壁 地基 上层 抵抗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属于土木建设工程领域,以解决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地基存在的土胀缩病害问题。它包括外套管、内桩身,外套管内设有内桩身;所述内桩身的上部设有至少一层水平力传递系统,水平力传递系统包括轴承内圈、钢珠、保持架,保持架上均布有多个钢珠,内桩身的外壁设有轴承内圈,钢珠的内侧位于轴承内圈中。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膨胀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冻胀土、强腐蚀地基、强腐蚀地基土的桩基工程中,解决上层地基土的胀缩形成的正负摩阻力问题,同时能够抵抗水平荷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建设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基复杂,耐久性、沉降要求高的套管桩。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工程地质情况复杂,膨胀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广泛分布。近年建筑物地基基础事故频发,建筑物基础易受地基土的沉降、膨胀影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基础加固和小型基础工程中,大型设备施工受场地、环境限制,大型机械成孔桩、预制桩等施工困难。国内已申报的套管桩无法有效解决建筑物/构筑物水平力传递问题。
现有的桩能够提高基础抗震能力,无空管腔,解决不了地基土的胀缩问题,工程不能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以解决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地基存在的土胀缩病害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包括外套管、内桩身,外套管内设有内桩身;所述内桩身的上部设有至少一层水平力传递系统,水平力传递系统包括包括轴承内圈、钢珠、保持架,保持架上均布有多个钢珠,内桩身的外壁设有轴承内圈,钢珠的内侧位于轴承内圈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平力传递系统为三层,竖向间距为100mm—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珠的直径为22mm-96mm,钢珠的直径小于内桩身外壁和外套管之间的间隙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轴承内圈焊接在内桩身的外壁上,焊脚高6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套管桩的定桩间距d,一般在1000m—10000m之间。
本实用新型外套管选用钢管,管壁光滑,桩侧地基土的沉降、膨胀对桩基的承载力和沉降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膨胀土、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冻胀土、强腐蚀地基、强腐蚀地基土的桩基工程中,解决上层地基土的胀缩形成的正负摩阻力问题,同时能够抵抗水平荷载。适用于严格控制竖向变形的基础。投资小,施工便利,无技术难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内桩身能够承担水平荷载作用,抗震性能优越。内钢桩、外套管做防腐处理,耐久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图3为一种微型上部填充滚珠套管桩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中示出的是一种固定内桩,包括外套管8、内桩身1、定位栓钉2、内桩底板3、内桩底板加劲板4,外套管8内设有内桩身1,内桩身1的底部设有内桩底板3和内桩底板加劲板4,下端设有一组定位栓钉2。每组定位栓钉2为四个,垂直于外套管8和内桩身1布置,相邻栓钉的夹角为90°。内桩身1壁和外套管8同心平行,之间留25mm-100mm间隙,保证地基土胀缩空间。图中内桩体上部为被支撑结构或构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8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