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6848.3 | 申请日: | 201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5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苗锡庆;邝小娟;朱全国;彭燕荣;陈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奚丽萍 |
地址: | 3143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测量 本实用新型 起重机臂杆 安装支架 外包围盒 直角连接 起重机 铅块 起重机操作 吊装施工 定位测量 连接测量 摆动轴 卡箍 天线 悬挂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直角连接杆,所述的直角连接杆两端分别设有卡箍和外包围盒,所述的外包围盒内通过摆动轴悬挂铅块,所述的铅块顶部连接测量天线,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定位测量设备随着起重机臂杆的运动而发生倾斜,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实时测量起重机臂杆与被吊设备的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起重机操作,提高吊装施工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吊装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设备吊装施工过程中,起重机臂杆与被吊设备之间的净距离是否处于允许误差范围之内主要依靠人工肉眼判断,对于尺寸大、重量重、安装位置高的设备,吊装时已形成盲区,给吊装监测带来困难。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将实时定位测量技术引入设备吊装领域以辅助吊装施工,来取代传统的人工监测,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成为吊装施工领域的一大突破。为实时测量起重机臂杆与被吊设备之间的净距离,需将定位测量设备安装于起重机臂杆以及被吊设备本体上。定位测量设备的精度受接收卫星的影响,以接收面保持向上为最佳状态,超过一定倾斜角度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而设备吊装过程中起重机臂杆是实时变化的,无法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直角连接杆,所述的直角连接杆两端分别设有卡箍和外包围盒,所述的外包围盒内通过摆动轴悬挂铅块,所述的铅块顶部连接测量天线,所述的铅块的重量为测量天线的10倍以上,所述的铅块与测量天线的相对位置固定,两者可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卡箍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起重机臂杆上,卡箍采用连接螺栓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可避免定位测量设备随着起重机臂杆的运动而发生倾斜,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实时测量起重机臂杆与被吊设备的位置,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起重机操作,提高吊装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起重机实时测量设备的安装支架,包括直角连接杆3,所述的直角连接杆3两端分别设有卡箍2和外包围盒6,所述的外包围盒6内通过摆动轴7悬挂铅块4,所述的铅块4顶部连接测量天线5,所述的铅块4的重量为测量天线5的10倍以上,所述的铅块4与测量天线5的相对位置固定,两者可以摆动轴7为中心摆动,所述的卡箍2用于将本装置固定在起重机臂杆上,卡箍2采用连接螺栓1固定。
使用时,将本装置通过卡箍固定在起重机臂杆上,安装时使外包围盒地面保持水平,当起重机臂杆运动时,由于铅块的重力作用,使测量天线沿摆动轴转动,从而始终保持测量天线的接收面向上,保证测量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6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楼信号传递的组合式天线杆
- 下一篇:天线板楔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