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44827.8 | 申请日: | 201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61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寒锐;黄旭伟;陈仲调;何凤英;郑德芳;徐楚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伟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2 | 分类号: | B29C45/12;B29C45/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郭栋梁 |
| 地址: | 5158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模板 模具 开合模机 开合模驱动 注塑成型机 连杆连接 副模具 导柱 铰式 双机 双模 注塑成型设备 本实用新型 生产效率 穿过 申请 应用 生产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中板和导柱;所述导柱依次穿过第一移动模板、模具中板和第二移动模板;所述模具中板与第一移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一模具,所述模具中板与第二移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二模具;所述第一移动模板固定连接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所述第二移动模板连接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所述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连接开合模驱动系统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连接开合模驱动系统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将两副模具应用于一台注塑成型设备,两副模具可以同时进行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注塑成型机,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的不断丰富,为满足人们不断的物质需求,对塑料制品的产量和品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价格不断下降,对于生产厂家的挑战越来越大,所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单位时间的制品产量,努力降低成本成为各个生产厂家的共识。
传统的注塑成型设备每次只能配合一副模具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品的产量,更多的设备厂商研究了很多方法来解决,比如增加模具的穴数,设计具有多重分型面的叠层模具等。
穴数的增加意味着模具分型面的增大,模具整个外形的增大,从而需要更大锁模力的设备,因此需要投入更多费用来购置更大型注塑成型设备来满足需求。
多重分型面的叠层模具由于其自身结构复杂,制作困难,相对通用模具来说造价昂贵,维护困难。
现有已公开的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0939680Y,名称为双模注塑成型设备,该机构采用的中间增加分流模板的方法来解决安装双副模具问题,但该分流模板相对于动模板无法移动调节,只能满足特定双模具的要求。每次开模时,注塑喷嘴系统需要脱离分流模板,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的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模双机铰式注塑成型机,包括模具中板和导柱;
所述导柱依次穿过第一移动模板、模具中板和第二移动模板;
所述模具中板与第一移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一模具,所述模具中板与第二移动模板之间设有第二模具;
所述第一移动模板固定连接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所述第二移动模板连接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所述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连接开合模驱动系统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连接开合模驱动系统的另一端。
所述开合模驱动系统为液压油缸或气缸结构,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模板和第二移动模板进行轴向运动。
所述开合模驱动系统包括活塞,所述活塞的一端连接推板,通过活塞的运动带动推板移动;
所述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包括第一机铰连杆、第二机铰连杆、第三机铰连杆和第四机铰连杆;
所述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合模机铰连杆的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机铰连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模板,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第二机铰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机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铰链分别连接第三机铰连杆的一端和第四机铰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三机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铰链连接前模板的凸出部分,所述第四机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六铰链连接推板的一端,所述推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合模机铰连杆的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伟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伟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4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进料斗的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高精密插件的注塑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