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的反渗透浓水在线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4075.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7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春华;谢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昌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2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浓水 本实用新型 市政自来水 反渗透膜 在线处理 原水 在线回收利用 保安过滤器 低浓度废水 处理工艺 处理系统 加药装置 使用寿命 专用系统 反渗透 控制阀 水射器 提升泵 易结垢 浓水 水率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对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的反渗透浓水在线处理系统,属低浓度废水处理工艺范畴。本专用处理系统包含了反渗透浓水控制阀B、水射器加药装置C、反渗透保安过滤器D、反渗透浓水提升泵E。本实用新型将反渗透浓水进行在线回收利用,将总产水率提高至86%—90%的同时,解决了反渗透膜在处理浓水时表面易污堵、易结垢的问题,延长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本专用系统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优点,是既环保又经济的理想思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浓度废水处理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浓水在线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反渗透工艺被广泛应用在锅炉补给水、各种工业纯水等化工、环保、电子、医疗行业当中,值得注意的是反渗透工艺在产水的同时,进水中的杂质被高度浓缩,一般情况下进水为市政自来水的反渗透工艺产水率约在75%左右,这意味着反渗透装置每进100t原水将产生25t浓水,这部分浓水若得不到妥善处理而直接进行排放的话,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会对土壤、地表水等产生不利影响,有悖于国家绿色生产、节能减排的政策。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对这部分反渗透浓水进行回收利用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反渗透浓水通常是一种低浓度、高含盐量的有机废水,当前针对反渗透浓水的通常做法是直接排放或者将部分浓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回流至反渗透装置进行二次过滤,亦或设置专门的浓水处理装置,譬如芬顿法、膜蒸馏等。若不经任何处理而直接回流至反渗透装置将极易导致膜表面形成污堵及结垢现象,致使膜的使用寿命变短,清洗频率增高,水处理成本增加,若针对反渗透浓水设置专门的浓水处理装置,也将较大的增加水处理成本,并非既环保又经济的理想思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经济节能的条件下将反渗透浓水进行回收利用,提高总产水率,同时解决反渗透膜在处理浓水时表面易污堵、易结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针对反渗透原水为市政自来水的浓水反渗透在线处理系统,该系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能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专用系统包含了以下单元(部分必须的管材管件未列出):反渗透浓水阀B、水射器加药装置C、反渗透保安过滤器D、反渗透浓水提升泵E。本专用系统中反渗透浓水控制阀B安装在反渗透第一浓水管3上,可自主控制反渗透浓水的回流量,系统自反渗透第一浓水管3上、阀门B前引出反渗透第二浓水管4;本专用系统中核心装置设于反渗透第二浓水管4,依次设有水射器加药装置C、反渗透保安过滤器D、反渗透浓水提升泵E,反渗透浓水引自反渗透第一浓水管3通过反渗透第二浓水管4回流至反渗透末段进水管5。
反渗透工艺原水(市政自来水)自反渗透原水管1进入反渗透装置,反渗透产水汇集至反渗透产水管2;本专用系统中反渗透浓水经过水射器加药装置C加药后进入保安过滤器D进行过滤,过滤器出水通过反渗透浓水提升泵E增压后汇入反渗透末段进水管5进行在线处理,通过反渗透浓水控制阀B可控制进入反渗透第二浓水管4的浓水回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益果是:
一、本专用系统提高了以市政自来水为原水的反渗透工艺产水率,在保证反渗透膜实用寿命以及清洗频率的条件下使得反渗透工艺总产水率达到86%—90%。其中当浓水回流比为60%时能维持稳定的出水量,当回流比为80%时膜装置也能正常运行,当回流比控制在90%以上时容易产生结垢倾向。
二、相较于目前常用的反渗透浓水处理措施,本实用新型所阐述的在线处理回流思路的优特征是投资小、水处理成本低、具有普遍适用性,不仅适用于一级单段或多段反渗透处理系统,在多级多段反渗透系统中也有良好表现,为行业和社会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本专用系统中水射器加药装置使得浓水和阻垢剂得到充分融合,提高了药剂的混合及使用效率且具有设备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的优点;反渗透浓水出水压力较高,本专用系统中只须增设一台提升泵即可满足反渗透对进水压力的需求,同时提高了膜表面的流速,降低了膜污堵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昌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昌硕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40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污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给水排水澄清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