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退火辊机构及多层复合材料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3399.7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4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曹宽;李明;倪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1/02 | 分类号: | B29C71/02;B29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出液口 进液口 冷却器 循环泵 多层复合材料 温度控制器 测温器 退火辊 第一管道 供水装置 循环介质 辊筒轴 本实用新型 控制加热器 辊筒组件 生产设备 电连接 检测辊 冷却水 阀门 配置 筒轴 支架 加热 进口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辊机构及多层复合材料生产线,属于多层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一种退火辊机构,包括支架、辊筒组件、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测温器、温度控制器以及用于提供冷却水的供水装置。冷却器的出液口与辊筒轴的进液口连接;辊筒轴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与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循环泵被配置成可向加热器输送循环介质;加热器的出液口与冷却器的第一进液口连接;供水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器的第二进液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测温器用于检测辊筒轴出液口的循环介质的温度,测温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其能减少或避免制品中出现内应力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层复合材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退火辊机构及多层复合材料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多层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隔声吸声性能、隔热性能等多方面的功能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成为高分子学术界、工业界研究和工业化生产的热点课题。
由于现有的多层复合材料生产设备,在生产厚度较薄的复合材料时,原料在挤出压延后,会产生有内应力的情况,由于制品中内应力的作用,在使用或贮存时,制品很可能会出现起皱变形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辊机构,其能减少或避免制品中出现内应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退火辊机构,包括支架、辊筒组件、循环泵、加热器、冷却器、测温器、温度控制器以及用于提供冷却水的供水装置。
辊筒组件的辊筒轴与支架连接;
冷却器的出液口与辊筒轴的进液口连接,且辊筒轴为中空结构,冷却器被配置成可向辊筒轴内部输送循环介质;
辊筒轴的出液口与循环泵的进口连接,循环泵的出口与加热器的进液口连接,循环泵被配置成可向加热器输送循环介质;
加热器的出液口与冷却器的第一进液口连接;
供水装置通过第一管道与冷却器的第二进液口连接,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测温器用于检测辊筒轴出液口的循环介质的温度,测温器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温度控制器被配置成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经压延后的多层复合材料绕置在退火辊机构的辊筒上,压延后的多层复合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需要进行冷却降温。温度控制器具有一个温度设定值,循环泵和加热器开始工作,加热器对其内部的循环介质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循环介质经过冷却器后,进入到辊筒轴内,然后经辊筒轴的出液口进入到循环泵中,经循环泵又输送到加热器中进行加热,如此循环。
测温器测试到辊筒轴流出的循环介质的温度时,测温器将温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温度控制器,当温度测量值接近温度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开始间断式加热到设定值,停止加热后,由于加热的余热的影响,测温器测得的温度值超过设定值,测温器将温度信息转换为电信号传送给温度控制器。这时通过打开第一阀门,将供水装置中的冷却水经第一管道输送到冷却器中,加热器中被加热的循环介质经冷却器中的冷却水冷却后,温度降低,然后进入到辊筒轴内,测温器对辊筒轴出液口的循环介质进行温度测量,当测量的温度值低于温度设定值时,关闭第一阀门,断开冷却水的供应。如此循环,可达到循环介质恒温的目的。
当循环介质流入辊筒轴内部时,在辊筒轴内将热量传递给辊筒,经过辊筒的多层复合材料接收到热量,多层复合材料在辊筒上经退火处理,循环介质恒温能够保证多层复合材料在退火时具有较一致的降温速度,达到较好地退火效果,以减少或消除制品内应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
第一阀门为电磁阀,电磁阀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迈科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3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