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式管冰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2462.5 | 申请日: | 201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5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汝捷;沈顺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0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换热管 扰流板 干式 本实用新型 制冷剂 上管板 下管板 筒体 相邻换热管 引流 环绕流动 换热效果 螺旋上升 制冷设备 扰动 中轴线 竖直 蒸发 体内 穿过 侧面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管冰蒸发器,所述干式管冰蒸发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筒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并连接在上管板和下管板上;相邻所述换热管间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绕其中轴线螺旋上升,所述扰流板的两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换热管的侧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干式管冰蒸发器的扰流板具有引流、扰动的作用,使制冷剂必须按照设定的流动方向在换热管周围环绕流动,加快了制冷剂的蒸发,从而提高蒸发器换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式管冰蒸发器。
背景技术
普通的满液式管冰蒸发器主要是设备制造成本高,换热性能不够稳定,且顶部有部分不结冰,结冰、脱冰时间长,制冷剂充注量大。而现有的干式蒸发器也存在制冷剂分配不均,换热效果差的问题,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提高换热效果,减少制冷剂充注量的干式管冰蒸发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冷剂分配均匀、充注量较少,换热效果好的干式管冰蒸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干式管冰蒸发器,所述干式管冰蒸发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管板和下管板,所述筒体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并连接在上管板和下管板上;
相邻所述换热管间设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绕其中轴线螺旋上升,所述扰流板的两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换热管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干式管冰蒸发器采用扰流板的设计,改变了以往未采用任何方式规定制冷剂流动方向的设计。所述扰流板具有引流、扰动的作用,使制冷剂必须按照设定的流动方向在换热管周围环绕流动,增强制冷剂的换热功能;换热面积减少、筒体直径减小,使其制冷剂充注量大大减少(只有原来的30%的制冷剂即可),由传统的满液式改变成干式蒸发器,使管冰蒸发器结冰时间缩短,日产冰量达到最高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干式管冰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干式管冰蒸发器的水平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干式管冰蒸发器的扰流板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筒体;2、上管板;3、下管板;4、换热管;5、扰流板;6、盘管;
61、通孔;7、辅助接管;8、中间管板;9、过冷腔;10、下孔板;11、上孔板;12、填料芯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换热管周围设计扰流板,引流扰动制冷剂必须按照设定的流动方向在换热管周围环绕流动,加快制冷剂的蒸发,从而提高蒸发器换热效果。
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3,一种干式管冰蒸发器,所述干式管冰蒸发器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上管板2和下管板3,所述筒体1内均匀分布有多个竖直方向上的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穿过并连接在上管板2和下管板3上;
相邻所述换热管4间设有扰流板5,所述扰流板5绕其中轴线螺旋上升,所述扰流板5的两侧边分别连接在相邻换热管4的侧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24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器及具有其的补气增焓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加注回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