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9672.9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34 | 分类号: | E04C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柱 底部横杆 支撑钢筋 本实用新型 连接面 外壁 长方体结构 混凝土浇筑 新型混凝土 一体化结构 支撑框内壁 承重性能 等边矩形 支撑性能 支撑作用 紧固杆 支撑杆 支撑框 紧固 浇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柱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面、第一混凝土柱、第二混凝土柱、支撑钢筋、第三混凝土柱,所述连接面设在第二混凝土柱左侧表面,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柱为长方体结构,截面为等边矩形宽为30cm,内部与支撑钢筋外壁浇筑连接,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装置,设有支撑钢筋,首先通过支撑杆连接紧固杆组成一个支撑框,通过支撑框内壁与底部横杆外壁固定连接,对四个底部横杆进行紧固,提高底部横杆的支撑作用,从而与混凝土浇筑连接,形成新型混凝土支柱,提高原本支撑性能的一倍,且加强了设备的承重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混凝土柱装置,属于混凝土柱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设备,粉煤灰经电磁振动给料机、胶带输送机送入球磨机,磨细后的粉煤灰用粉煤灰泵分别送至料浆罐储存。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149379.7的一种混凝土柱,属于结构工程领域。所述混凝土柱包括:多根钢管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包裹多根钢管混凝土柱形成一根混凝土柱;多根钢管混凝土柱中的每根钢管混凝土柱包括钢管和钢管内填充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包括钢筋框架和包裹钢筋框架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中的混凝土柱内的多根钢管混凝土柱可以提高该混凝土柱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包裹在多根钢管混凝土柱外的钢筋混凝土可以对钢管混凝土柱提供保护作用,改善了整体结构的耐火性能,使得该混凝土柱的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高、抗震性和耐久性能优越,可以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应用,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该混凝土柱的横截面的形状进行设计,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支撑紧固性能差,无法承受重量较大的建筑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柱装置,以解决设备支撑紧固性能差,无法承受重量较大的建筑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混凝土柱装置,其结构包括连接面、第一混凝土柱、第二混凝土柱、支撑钢筋、第三混凝土柱,所述连接面设在第二混凝土柱左侧表面,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混凝土柱为长方体结构,截面为等边矩形宽为30cm,内部与支撑钢筋外壁浇筑连接,所述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二混凝土柱、第三混凝土柱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截面宽相等,所述第二混凝土柱位于第一混凝土柱与第三混凝土柱侧面,所述支撑钢筋分别与第一混凝土柱、第二混凝土柱、第三混凝土柱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支撑钢筋由紧固杆、支撑杆、底部横杆、连接杆、支柱组成,所述紧固杆共设有多个,分别对称平行,每者相距7-8cm,底端内壁与支撑杆外圈紧密嵌合,所述支撑杆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1.5cm,所述紧固杆底端设有底部横杆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杆侧面底端焊接支柱底端外圈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面为第二混凝土柱的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混凝土柱设在第二混凝土柱左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混凝土柱右侧设有第三混凝土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混凝土柱内部设有支撑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钢筋横贯第一混凝土柱、第二混凝土柱、第三混凝土柱。
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装置,设有支撑钢筋,首先通过支撑杆连接紧固杆组成一个支撑框,通过支撑框内壁与底部横杆外壁固定连接,对四个底部横杆进行紧固,提高底部横杆的支撑作用,从而与混凝土浇筑连接,形成新型混凝土支柱,提高原本支撑性能的一倍,且加强了设备的承重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钢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96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承重柱
- 下一篇:一种管状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