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7131.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7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梅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98;E04H9/02;E04F1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梁 滚子保持架 再生混凝土 弹簧卡圈 减震簧 本实用新型 减震垫 侧板 弹簧 挡块 嵌入 推移 横向水平杆 侧板内壁 过渡配合 活动连接 连接法兰 施工建筑 外壳内部 固定座 稳固性 边角 弹动 挡架 底端 紧固 扣板 捆件 双管 贴合 偏离 轨道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其结构包括挡架、连接法兰、减震簧、固定座、扣板、双管捆件、横向水平杆、侧板,所述减震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嵌入侧板内部下方两侧边沿活动连接,所述减震簧由弹簧卡圈、滚子保持架、外壳、弹簧、减震垫、挡块组成,所述弹簧卡圈底端中央内部紧固嵌入设在滚子保持架顶端,本实用新型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通过滚子保持架带动弹簧卡圈向上推移安装在侧板内壁边角,由外壳带动减震垫与地面进行贴合巩固,经过外壳内部中的弹簧利用自身弹动性质支撑分段梁的整体力度,防止分段梁偏离指定轨道,再由挡块往里推移加固滚子保持架来增加施工建筑的稳固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属于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而成的新混凝土。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693888.6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包括下混凝土板,所述下混凝土板的顶端设有上混凝土板,所述上混凝土板通过混凝土连接柱与下混凝土板相连,所述上混凝土板的内部设有上加固筋板,所述下混凝土板的内部设有下加固筋板。该再生混凝土分段梁,通过上混凝土板、混凝土连接柱和下混凝土板的配合形成工字型分段梁,提高了传统再生混凝土分段梁的坚固度和稳定性,下加固筋板对下混凝土板进行加固稳定,下加固筋板对下混凝土板进行加固稳定,第一连接加固筋和第二连接加固筋的配合对混凝土连接柱进行加固,抓立脚装置提高下混凝土板与下加固筋板连接的坚固度,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掉落,提高了再生混凝土分段梁实用性。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混凝土进行施工分段时,分段梁会将顶端所受到压力传递至底端,导致整体撑架受滑推移,影响建筑施工的稳固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以解决对混凝土进行施工分段时,分段梁会将顶端所受到压力传递至底端,导致整体撑架受滑推移,影响建筑施工的稳固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再生混凝土分段梁装置,其结构包括挡架、连接法兰、减震簧、固定座、扣板、双管捆件、横向水平杆、侧板,所述固定座左右两侧分别焊有侧板并相互平行垂直内夹角呈直角,且固定座表面中央固定设有连接法兰为一体化矩形结构,所述挡架呈等距水平排列底端固定嵌入设在固定座顶部切面,且左右两侧分别与侧板内壁采用过渡配合方式紧固连接,且三者相互平行垂直为同一水平直线,所述减震簧采用过渡配合方式嵌入侧板内部下方两侧边沿活动连接,所述扣板通过表面上方螺母旋转紧固连接在侧板前后表面下方,所述双管捆件通过底端螺纹贯穿嵌入设在侧板顶部切面末端边沿,所述横向水平杆固定连接设在侧板外壁截面中央;所述减震簧由弹簧卡圈、滚子保持架、外壳、弹簧、减震垫、挡块组成,所述弹簧卡圈底端中央内部紧固嵌入设在滚子保持架顶端,所述外壳内部固定设有弹簧采用过渡配合连接,且弹簧顶端固定嵌入设在滚子保持架顶端活动连接,所述减震垫中央内壁紧密嵌合连接在外壳底端,并通过外壳与滚子保持架相连接,所述挡块通过侧方内壁轴杆紧固贯穿外壳左侧截面上方,嵌入设在弹簧侧方顶端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架呈等距水平排列嵌合设在固定座顶部切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法兰固定凹陷设在固定座表面中央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滚子保持架通过顶端弹簧卡圈嵌入设在侧板内壁前端边沿。
进一步地,所述扣板通过表面上方螺母紧固连接在侧板表面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水平杆固定设在侧板外壁中央呈水平线。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内壁分别焊接在固定座左右两侧边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信隆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7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