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35902.4 | 申请日: | 2018-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0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郭恒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古汉汽车饰件模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4/58 | 分类号: | B29C44/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 地址: | 2018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模架 下模架 方向设置 斜向 本实用新型 发泡模架 气缸动作 汽车门板 第二轴 第一轴 上体 气缸 脱模 下模 模具 从上至下 上下落差 发泡料 出模 倒扣 底座 模架 上模 堆积 两边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模架、下模架和底座,上模架内设有上模,下模架内设有下模、斜向机构和气垫;上模架在y轴上的一端设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轴,另一端设第一气缸,上模架通过第一气缸动作而绕第一轴旋转;下模架在x轴上的一端设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另一端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二气缸,下模架通过第二气缸动作而绕第二轴旋转,同时带动上模架一起旋转。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模具的脱模高度,在下模架内设有斜向机构和气垫使下模沿斜向出模而没有倒扣,解决了因产品两边上下落差大而发泡料会在一边堆积及无法脱模的问题,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架。
背景技术
特殊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产品两边上下落差大,生产时发泡料会在一边堆积,且在开模方向存在倒扣,不能直接开模。早期要保证该类产品能够正常生产,需要在设计模具时旋转产品,保证在开模方向没有倒扣,这样就可以在常规模架上生产。由于受产品条件的限制,模架下模运动行程大且不稳定,模具上模避空大,造成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门板上体发泡模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安装的上模架、下模架和底座,所述上模架内设有上模,下模架内设有下模、斜向机构和气垫,下模安装于斜向机构上,斜向机构可沿斜向移动,进而可带动下模沿斜向移动,气垫安装于斜向机构的斜下方,通过气垫的升起或下降来控制斜向机构在斜向上移动的距离;所述上模架在y轴上的一端设有沿x轴方向设置的第一轴,上模架通过第一轴与下模架相连接,上模架在y轴上的另一端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向上设置且该活塞杆端部与所述上模架在y轴上的另一端铰接,第一气缸与下模架铰接,上模架通过第一气缸动作而绕第一轴旋转;所述下模架在x轴上的一端设有沿y轴方向设置的第二轴,下模架通过第二轴与底座相连接,下模架在x轴上的另一端设有沿z轴方向设置的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下模架铰接,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设置且该活塞杆端部与底座铰接,下模架通过第二气缸动作而绕第二轴旋转,进而带动下模架上面连接的上模架一起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机构包括下模安装座安装板、气垫安装板、下模安装座、导向柱、斜向运动气缸;所述下模安装座安装板位于气垫安装板的斜上方,下模安装座安装板和气垫安装板均倾斜设置且两者相平行;所述下模安装座的顶部为水平面且安装下模,下模安装座的底部为斜面且安装于下模安装座安装板上;所述导向柱沿垂直于下模安装座安装板的方向设置且分别与下模安装座安装板和气垫安装板相连接;所述斜向运动气缸固定于气垫安装板上,斜向运动气缸的活塞杆沿垂直于气垫安装板的方向设置且与下模安装座安装板连接;所述气垫安装于气垫安装板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机构还包括塞块气缸、气垫行程限位块和滚轮,塞块气缸和气垫行程限位块均安装于气垫安装板上,塞块气缸的活塞杆作用于气垫的侧面,滚轮安装于下模安装座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斜向机构在x-z平面上沿斜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架通过第一气缸动作而绕第一轴旋转的范围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下模架通过第二气缸动作而绕第二轴旋转的范围为0~30°。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和下模上分别设有骨架感应器和表皮感应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该模架后,可以很好地降低模具的脱模高度,在下模架内设有斜向机构和气垫使下模沿斜向出模而没有倒扣,并且生产时可以保证模具打料状态处于水平,解决了特殊汽车门板上体产品两边上下落差大而发泡料会在一边堆积及无法脱模的问题,模架的所有动作都由PLC程序控制的气缸驱动,所以节拍固定、工艺稳定、噪音小、安全,能稳定地进行生产,提高了模具的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古汉汽车饰件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古汉汽车饰件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59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