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5374.2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廖福成;陈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盖 磁性件 出水孔 盖碗 方便操作 倒茶 倒出 滑落 扣盖 相吸 茶水 过滤 茶叶 移动 吸引 | ||
一种盖碗,包括茶碗和茶盖,茶碗设置有第一磁性件,茶盖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当茶盖扣盖在茶碗上,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固定茶盖,茶盖上开设有出水孔,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吸而固定茶盖,放置茶盖在倒茶时滑落或移动,通过出水孔倒出茶水,出水孔还可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从而方便操作,即使不熟练的操作者也不会出现失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碗。
背景技术
公知的盖碗主要包括茶碗和茶盖,泡茶时通过手持盖碗斜线进行倒茶,茶碗与茶盖之间形成倒茶缝隙,并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但是由于茶水较烫,操作需一定技巧,如果不熟练,则经常会出现茶水倒不出或者连茶叶一起倒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盖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盖碗,包括茶碗和茶盖,其特征在于:茶碗设置有第一磁性件,茶盖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当茶盖扣盖在茶碗上,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相互吸引以固定茶盖,茶盖上开设有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孔包括具有过滤功能的多个小孔。
进一步的,所述茶盖边沿形成有缺口,该缺口与茶碗围成所述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茶碗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接近所述茶盖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开口于所述茶碗底部,所述茶碗底部设置有封闭所述第一容纳腔开口的第一封堵件。
进一步的,所述茶盖中部设置有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第二容纳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于所述茶盖的顶部,所述茶盖顶部设置有封闭所述第二容纳腔开口的第二封堵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中的一个为磁铁,另一个为磁铁或可被磁铁吸引的金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的相吸而固定茶盖,放置茶盖在倒茶时滑落或移动,通过出水孔倒出茶水,出水孔还可起到过滤茶叶的作用,从而方便操作,即使不熟练的操作者也不会出现失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一种盖碗,包括茶碗1和茶盖2,茶碗1设置有第一磁铁4,茶盖2上设置有第二磁铁3,当茶盖2扣盖在茶碗1上,第一磁铁4与第二磁铁3相互吸引以固定茶盖2,防止茶盖2脱落,茶盖2上开设有出水孔23,出水孔23为具有过滤功能的多个小孔。
茶碗1底部设置有向上延伸至接近茶盖2的第一容纳腔11,第一磁铁4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中,第一容纳腔11开口于茶碗1底部,茶碗1底部设置有封闭第一容纳腔11开口的第一封堵件12,第一封堵件12还构成茶碗1的底部支撑沿。
茶盖2中部设置有第二容纳腔21,第二磁铁3设置在第二容纳腔21中,第二容纳腔21开口于茶盖2的顶部,茶盖2顶部设置有封闭第二容纳腔21开口的第二封堵件22。
盖碗的所有部件均为陶瓷材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德化县乾龙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53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