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2204.0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5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哈伦;任兰天;张祥;邵庆勤;张鹏鹏;谢从宝;尚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郑松林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支撑杆组 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 水稻育苗床 移动式 幼苗 铰链 内杆 外杆 光合作用 支撑杆底端 铰链连接 可调节式 框架连接 支撑框架 育苗床 固接 滑道 滑块 水管 对称 管理 | ||
1.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对称设有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所述第二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二支撑杆(10),所述第一支撑杆组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5),所述第一支撑杆(5)底端设置的滑块置于底板(1)开设的滑道内,所述滑道沿底板(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5)远离第二支撑杆(10)的一侧固接有延伸杆(3),所述延伸杆(3)与底板(1)之间通过压紧螺栓(4)紧固在一起,所述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之间设有若干个组由上到下依次摆放的支撑框架;
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所述第一框架(6)通过铰链与第一支撑杆(5)连接,所述第二框架(9)通过铰链与第二支撑杆(10)连接,所述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之间设有水管(7),且所述水管(7)与第一框架(6)及第二框架(9)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之间形成向上隆起的人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框架(6)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有外杆(12),所述外杆(12)另一端插设有内杆(11),所述内杆(11)另一端通过铰链与第二框架(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7)上设有若干个喷头(8),且所述水管(7)两端设有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设有滚轮(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2)为万向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水稻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6)、第二框架(9)形成的最大钝角165-1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2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大棚用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中药材种植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