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渔船用救生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1329.1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06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国;吴佳琪;王崇梅;朱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嵊泗海光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08 | 分类号: | B63C9/08;B63B35/14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20245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圈 连接件 水中 渔船 救援 储物装置 海难事故 交叉安装 连接装置 配合连接 时间延长 游乐设备 拆卸 游玩 体力 保存 配合 帮助 成功 | ||
一种渔船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所述的救生圈设有若干储物装置,所述救生圈上交叉安装有两条骑坐带,所述的骑坐带交叉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救生圈设置有与连接装置相配合的一号连接件,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水中游乐设备让人们在水中任意游玩,又可以在帮助海难事故中遇难者保存体力,尽快游到岸上或救援的船上,将等待救援时间延长了至少一倍,提升了成功获救机率,同时设置连接件和一号连接件,再不想使用骑坐带时,可将骑坐带通过连接件与救生圈上的一号连接件配合连接,不需要拆卸,实现救生圈两用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救生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渔船用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一种被动的等待救援的救生设备。目前,公知的救生圈呈圆环形状,它们的用途因使用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初学游泳的人借助它练习游泳,若是不幸遭遇海难,救生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救生设备。根据统计,如果救援团队抵达时间超过24 小时,加上没有其他支援,遇难者往往因为脱力而从救生圈中滑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变救生圈被动地等待求援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式救生圈,以提高救生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渔船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所述的救生圈设有若干储物装置,所述救生圈上交叉安装有两条骑坐带,所述的骑坐带交叉点设置有连接件,所述的救生圈设置有与连接装置相配合的一号连接件。
所述的储物装置设置于救生圈两端,用于安放物品。
所述的救生圈两端设置有手把。
所述的连接件和一号连接件为魔术贴,所述的连接件和一号连接件相互配合粘连。
所述的救生圈连接设置有救生哨。
所述的救生圈上设置有指南针。
所述的救生圈的圈体的表面设有一层可在夜晚发光的荧光层。
有益效果: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水中游乐设备让人们在水中任意游玩,又可以在帮助海难事故中遇难者保存体力,尽快游到岸上或救援的船上,将等待救援时间延长了至少一倍,提升了成功获救机率,同时设置连接件和一号连接件,再不想使用骑坐带时,可将骑坐带通过连接件与救生圈上的一号连接件配合连接,不需要拆卸,实现救生圈两用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救生圈1,骑坐带2,连接件3,一号连接件4,储物装置5,手把6,救生哨7,指南针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渔船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1,所述的救生圈1设有若干储物装置5,所述救生圈1上交叉安装有两条骑坐带2,所述的骑坐带2交叉点设置有连接件3,所述的救生圈1设置有与连接装置相配合的一号连接件4,它既可以作为一种水中游乐设备让人们在水中任意游玩,又可以在帮助海难事故中遇难者保存体力,尽快游到岸上或救援的船上,将等待救援时间延长了至少一倍,提升了成功获救机率,同时设置连接件3和一号连接件4,再不想使用骑坐带2时,可将骑坐带2通过连接件3与救生圈1上的一号连接件4配合连接,不需要拆卸,实现救生圈1两用的功能。
所述的储物装置5设置于救生圈1两端,用于安放物品,储物装置5可用于安放急救药物和物资,在发生遇难时可以应急。
所述的救生圈1两端设置有手把6,可用扶手借力。
所述的连接件3和一号连接件4为魔术贴,所述的连接件3和一号连接件4相互配合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嵊泗海光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嵊泗海光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13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无人机投放的高精准自动救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漂流防晒救生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