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及环锭细纱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1232.0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松才;王长青;宋勇;王玉磊;吴成涛;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7/02 | 分类号: | D01H7/02;D01H1/24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力传递装置 纺纱捻度 带轮 环锭细纱 本实用新型 纱线 叶子板 捻回 平行 转动 方式设置 驱动装置 向下弯折 导纱钩 纺纱段 钢丝圈 前罗拉 侧弯 断纱 铰接 轮缘 钳口 弱环 须条 环绕 摩擦 传递 驱动 阻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及环锭细纱设备,该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包括叶子板、O型带、至少三个O型带带轮以及能够驱动O型带带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叶子板具有水平放置的顶板和与顶板铰接且能够相对顶板向下弯折的侧弯部;O型带以平行于顶板的方式设置在顶板的下方;全部O型带带轮被O型带环绕且各个O型带带轮的轮缘分别与O型带的内侧接触从而能够带动O型带在平行于顶板的平面内转动;环锭细纱设备的前罗拉的钳口与钢丝圈之间设置有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本实用新型以O型带对须条进行捻回,可避免纱线与导纱钩的摩擦对捻回传递产生阻碍,避免纺纱段强力弱环的形成,提高纱线的最低强力,由此降低断纱频率并提高纺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及环锭细纱设备。
背景技术
环锭纺纱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目前仍然是棉纺行业最主流的纺纱形式。这种纺纱形式的成纱质量是其他新型纺纱不能比拟的,但环锭纺纱技术与转杯纺、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相比,最主要的发展瓶颈是纺纱速度低,生产成本高。
在传统的环锭纺纱中,粗纱经罗拉牵伸后的须条,经过导纱钩,穿过钢丝圈卷绕在筒管上,高速旋转的筒管借助纱线带动钢丝圈在钢领上回转,实现对须条的加捻,形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纱线。
连续纺纱过程中,从前罗拉的钳口到钢丝圈段的纱线称为纺纱段,纺纱速度越高,纺纱段承受的纺纱张力越大。当纺纱张力的波动峰值超过纱线的最低强力,便发生断头,纺纱中断。
纺纱段的纱线强力,与捻度有关,在一定范围内,纱线强力随捻度增大而提高。在传统环锭纺纱的纺纱过程中,钢丝圈每回转一圈给纱线增加一个捻回,纺纱段纱线的捻度分布是离加捻点越远,获得的捻度越少,捻回从钢丝圈向前罗拉钳口传递过程中,要通过导纱钩,由于纱线与导纱钩的摩擦,阻碍了捻回的传递,造成距钢丝圈最远的前罗拉钳口处须条获得的捻回数远低于钢丝圈处,此处便形成纺纱段的强力弱环。
综上,提高前罗拉钳口处须条的捻度可作为提高纱线段纱线最低强力,从而降低纺纱断头频率,提高纺纱速度的重要途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及环锭细纱设备,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能够提高前罗拉钳口处须条的捻度,提高纱线段纱线最低强力,从而降低纺纱断头频率,提高纺纱速度。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为一种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包括叶子板、O型带、至少三个O型带带轮以及能够驱动所述O型带带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叶子板具有水平放置的顶板和与所述顶板铰接且能够相对所述顶板向下弯折的侧弯部;所述O型带以平行于所述顶板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下方;全部所述O型带带轮被所述O型带环绕且各个所述O型带带轮的轮缘分别与所述O型带的内侧接触从而能够带动所述O型带在平行于所述顶板的平面内转动;所述驱动装置由伺服电机提供动力。
另外,技术方案2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中,以其中一个所述O型带带轮为所述O型带的主动带轮,以其他所述O型带带轮为O型带的从动带轮,所述O型带的主动带轮为摩擦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沿所述O型带的主动带轮的轮缘的切线方向延伸的水平传动带、分设在所述水平传动带的两端且能够引导所述水平传动带运动的至少两个水平传动带带轮,所述水平传动带带轮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运转,所述水平传动带紧贴所述O型带的主动带轮的轮缘设置,所述侧弯部在相对所述顶板向下弯折后能够与所述水平传动带抵接。
另外,技术方案3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中,所述O型带带轮为三个。
另外,技术方案4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在技术方案1的纺纱捻度接力传递装置中,在所述O型带的下方设置有能够阻止纱线沿所述O型带的转动方向偏离的异型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1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细纱机摇架的定位件
- 下一篇:智能落纱小车托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