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水壶隔水底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20887.6 | 申请日: | 2018-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琳 |
| 主分类号: | A47J27/58 | 分类号: | A47J27/58;A47J36/3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 地址: | 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电热水壶 外壳体 隔水板 隔水 通孔 无盖 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 外壳体底端 安全隐患 薄壁壳体 底座内部 加热底座 内部固定 配合连接 上端开口 吸水棉条 下端开口 沸水 浸入 漏电 上端 均布 盛水 中空 | ||
为解决电热水壶沸水迸出浸入加热底座或者由于底座周围有水而造成漏电等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隔水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水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外壳体,所述底座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隔水板,所述底座内部中空且上部无盖,所述外壳体底端与底座上端相配合连接,外壳体为下端开口小、上端开口大并且两端无盖的薄壁壳体,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有向下分布的吸水棉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热水壶隔水底座。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们用于烧水的家电产品,一般的电热水壶由水壶本体和加热底座两部分组成,但是当水壶中的水预装较多时,热水烧开后会产生沸水迸出的现象,尤其当电热水壶的自动断电失灵后或者无自动断电功能的情况下,水会一直加热,迸出的沸水过多时则可能会浸入到加热底座内,或者当加热底座周围有较多水时都会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电热水壶沸水迸出浸入加热底座从而造成漏电等安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隔水底座,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热水壶隔水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盛水的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端的外壳体,所述底座与外壳体之间的连接处可拆卸固定连接有隔水板,所述底座内部中空且上部无盖,所述外壳体底端与底座上端相配合连接,外壳体为下端开口小、上端开口大并且两端无盖的薄壁壳体,所述隔水板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有向下分布的吸水棉条。
进一步的,所述吸水棉条上端与隔水板上端面平齐,下端面与底座底部端面之间距离为底座内部深度的2/3以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察看内部水位的可视窗口,吸水棉条下端位于可视窗口的可视范围之内。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外壳体上端开口直径的大小大于电热水壶的最大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电热水壶中迸出的沸水可沿着外壳体的内壁流入到隔水板,进而由吸水棉条引流至底座内的空腔内进行存储,防止电热底座处积水,从而保证烧水安全;
2、底座上设有可视窗口,并且保证固定于隔水板上且悬空与底座内空腔内的吸水棉条位于可视窗口的可视范围内,通过可视窗口观察内部水位,当水与吸水棉条接触或者水位过高时及时将自作内部的水倒出,防止底座内部的储水回流至隔水板上;
3、外壳体上端开口大于电热水壶的最大外径,保证从壶嘴内迸出的沸水能够较大程度的沿外壳体内壁流入到底座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热水壶隔水底座整体组装图
图2为电热水壶隔水底座结构爆炸视图
其中,1-底座,2-吸水棉条,3-隔水板,4-外壳体,5-可视窗口。
下面结合附图1-2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的电热水壶隔水底座,主要有内部中空且上端无盖的底座1、一体式成型连接于底座1上端面的外壳体4以及可拆卸固定连接于底座1与外壳体4连接处的隔水板3,所述底座1内部中空且上部无盖,外壳体4为下端开口小、上端开口大并且两端无盖的薄壁壳体,所述隔水板3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通孔,所述通孔内部固定有向下分布的吸水棉条2,所述吸水棉条2上端面与隔水板上端面齐平,下端面与底座1内部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底座1深度的2/3,并且底座1侧面的上部开设有可视窗口5,吸水棉条2的底部位于可视窗口5的可视范围之内,方便观察底座1内部的水是否与吸水棉条2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琳,未经杨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0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开盖电热水壶装置
- 下一篇:养生壶的搅拌结构及养生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