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0711.0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5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0 | 分类号: | F22B31/00;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管道 循环利用装置 工业余热 喷气机构 副通道 环形腔 支管 本实用新型 内部安装 导热管 燃烧腔 主通道 密封圈 电磁阀门 固定鸭嘴 机体内部 密封连接 余热收集 过滤塞 换向阀 铰接处 喷气嘴 导管 耗能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燃烧腔,且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通过导管与喷气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管与导热管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导热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塞,所述固定支管的两侧均通过循环管道与副通道相连接,且循环管道内部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副通道通过固定鸭嘴与设置在机体上方的环形腔密封连接,所述环形腔的一侧通过主通道分别与副通道和循环管道相连接,且主通道与固定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燃烧腔、余热收集腔、喷气机构、环形腔和循环管道,解决了目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安装机械繁多,耗能较大且对热量的回收效率较低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能源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面对世界能源形势的紧张情况,国内外一直在研究可替代的新型能源,同时也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对能量进行回收利用。2012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特别明确了“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余压余热利用在节能改造工程中被重点提及。工业循环水系统同时存在大量的余热和余压,目前公知的技术关于这两部分能量的回收是彼此分开的,如通过热泵或有机郎肯循环发电回收余热,通过液力透平带动旋转机械或发电机发电来回收余压,这往往导致能量回收的经济可行性不高,节能改造投资回收期长。
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CN 105042932 A公开了一种工业循环冷却水余热余压回收热泵系统,包括工业水循环单元、热泵工质循环单元、供暖单元以及水轮机,所述工业水循环单元包括循环水池、热水循环管、换热单元和冷水循环管,所述热泵工质循环单元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并构成循环的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所述供暖单元包括散热器,所述水轮机设于所述热水循环管并与所述压缩机共轴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只能对工业用水中的余热进行收集,没有设置热蒸汽收集装置,导致设备的功能单一;
2.目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安装机械繁多,导致机械的耗能较大且对热量的回收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解决了目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安装机械繁多,耗能较大且对热量的回收效率较低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燃烧腔,且机体的一侧设置有喷气机构,所述喷气机构通过导管与喷气嘴固定连接,所述燃烧腔内部设置有余热收集腔,且余热收集腔的一端通过导热管与固定支管相连接,所述固定支管与导热管的铰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导热管的内部安装有过滤塞,所述固定支管的两侧均通过循环管道与副通道相连接,且循环管道内部安装有电磁阀门,所述副通道通过固定鸭嘴与设置在机体上方的环形腔密封连接,且副通道上设置有开关阀,所述环形腔的一侧通过主通道分别与副通道和循环管道相连接,且主通道与固定支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喷气机构共设置有三组,且喷气机构内部安装有泵体。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的外侧包裹有保温轴套,且环形腔的一侧设置有蒸汽出口。
优选的,所述主通道位于两个副通道的正中间,且主通道与副通道之间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设置有两个,且导热管贯穿余热收集腔与燃烧腔相通。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余热循环利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0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膜式壁锅炉水冷壁循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火电厂用节能环保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