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插式油泵电机组转轴连接处防生锈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6127.8 | 申请日: | 2018-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3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翁名堂;彭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0 | 分类号: | H02K7/10;H02K5/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环 电机转轴 油泵转轴 转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 油泵电机组 电机泵组 密封结构 内插式 前端面 生锈 内孔 油泵 工作性能 过盈配合 环状结构 接触密封 密闭腔室 密封连接 生锈问题 锁紧螺杆 液压系统 运转寿命 唇口 紧固 腔室 密封 电机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插式油泵电机组转轴连接处防生锈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油泵、电机转轴、油泵转轴,电机转轴内设置有内孔,油泵转轴插入电机转轴的内孔,并利用锁紧螺杆紧固,油泵转轴上设置有V型封环,V型封环为环状结构,V型封环的截面呈V型,V型封环与油泵转轴之间密封连接并过盈配合,V型封环的唇口与电机转轴的前端面之间形成接触密封,电机转轴前端面与油泵转轴之间通过V型封环封闭并密封,转轴连接腔室通过V型封环成为密闭腔室。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转轴连接处的生锈问题,延长了电机泵组运转寿命,稳定了电机泵组的工作性能,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插式油泵电机、泵组合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内插式油泵电机组转轴连接处防生锈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泵组作为液压系统动力油源的提供者,遍布在各式各样的液压机械设备中,而内插式电机泵组因其安装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见电机泵组运转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随着液压行业的发展,为了满足机械设备市场的不断革新进度,电机泵组也在做着不断的改善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目前,电机、泵组合的转轴连接结构如附图4所示,由于油泵与电机多为平键连接结构,其在设计电机转轴内平键槽加工工艺时,会在电机转轴径向设置排屑孔。一般装配电机泵组前,会在油泵转轴上和电机轴内孔均匀抹上润滑脂再行装配,以防止转轴长时间运转生锈,但在实际使用时,却往往还是会生锈,从现有连接结构看,其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油泵与电机组合的贴合面并非严格密封,环境中的湿气和氧气会通过贴合面渗入到转轴连接的腔室中;
(2)电机的防水等级多为IP54,并非完全密封,且电机转轴的径向排屑孔是与电机定转子内部相通,故环境中的湿气和氧气也会渗入到转轴连接的腔室中;
(3)油泵转轴与电机转轴内孔的配合间隙很小,随着电机泵组的连续工作,其转轴连接处的温度会上升,加上电机运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润滑脂会变稀流出,造成转轴连接处壁面的润滑脂减少,失去防锈功能,同时污染环境。
因此,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相互作用,当电机泵组运转一段时间后,造成转轴连接处生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内插式油泵电机组转轴连接处防生锈密封结构,解决了转轴连接处的生锈问题,延长了电机泵组运转寿命,稳定了电机泵组的工作性能,为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内插式油泵电机组转轴连接处防生锈密封结构,包括电机1、油泵2、电机转轴3、油泵转轴4,所述电机转轴3内设置有内孔,所述油泵转轴4插入电机转轴3的内孔,所述油泵转轴4与电机转轴3之间形成转轴连接腔室6,所述油泵2与电机1利用锁紧螺杆5紧固,所述油泵转轴上设置有V型封环7,所述V型封环7为环状结构,所述V型封环7的截面呈V型,所述V型封环7与油泵转轴4之间密封连接并过盈配合,所述V型封环7的唇口与电机转轴3的前端面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电机转轴3前端面与油泵转轴4之间通过V型封环7封闭并密封,所述转轴连接腔室6通过V型封环7成为密闭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V型封环7由截面呈倒直角梯形的密封环9上开设有V型切口10而形成,所述V型切口10设置在倒直角梯形的倾斜腰11处,所以V型封环7的倾斜腰11与电机转轴3前端面之间形成接触密封,所述V型封环7的直角腰12与油泵转轴4的台阶面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2与电机1组合后相互之间形成贴合面8,并通过贴合面8密封连接,所述贴合面8设置在油泵转轴4与电机转轴3相连处的外围。
进一步地,所述油泵转轴4上设置有平键,所述电机转轴3的内孔设置有平键槽。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涌镇液压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6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装定位装置的减速电机
- 下一篇:高效制停工缝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