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8963.1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5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区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C02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王鹏;张丽 |
地址: | 5113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新城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曝气管 筏体 本实用新型 孔曝气装置 类微生物 水体增氧 浮筏 好氧 曝气 厌氧 增氧 漂浮 上层 水域 气源气路 生长环境 沉入 分层 浮力 悬置 连通 水体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筏体和至少一个曝气管,筏体漂浮在水面,曝气管设在筏体上,曝气管与气源气路连通。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管可以通过筏体的漂浮力悬置沉入水体一定的深度,曝气管曝出的气体在自身浮力的作用下只会对上层的水体增氧,并不会对处于曝气管下面的水体增氧。曝气管在为曝气塘上层水域中好氧类微生物增氧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曝气塘底层水域厌氧类微生物生长环境,实现了分层增氧,同时提供好氧和厌氧的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氧化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通常在塘内设置曝气装置通过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来促进微生物的处理效率。
目前,传统的氧化塘曝气装置通常为增氧机或者底层微孔曝气管,但是,现有的氧化塘曝气装置在为曝气塘上层水域中好氧类微生物增氧的同时,会影响到曝气塘底层水域厌氧类微生物生长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包括筏体和至少一个曝气管,筏体漂浮在水面,曝气管设在筏体上,曝气管与气源气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管可以通过筏体的漂浮力悬置沉入水体一定的深度,曝气管曝出的气体在自身浮力的作用下只会对上层的水体增氧,并不会对处于曝气管下面的水体增氧。曝气管在为曝气塘上层水域中好氧类微生物增氧的同时,不会影响到曝气塘底层水域厌氧类微生物生长环境,实现了分层增氧,同时提供好氧和厌氧的环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筏体可以由管状件组成,筏体上设有与气源连通的进气口,曝气管与筏体的内部管道气路连通。由此,曝气管不会因简易地固定在筏体上而显得过于松散随意,而且巧妙地利用了筏体内部的管道来充当曝气管与气源的连接气路,这样就节省了曝气管与气源之间的连接管,同时整个装置的外观因为少了这些连接管而紧凑合理,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沉体,沉体由管状件组成,沉体设在筏体的下部,筏体和沉体之间气路连通,曝气管与沉体的内部管道气路连通。由此,根据曝气需要以及氧化塘的深度,可以通过增加沉体的层数,来增加更多的曝气管,从而进一步地增强曝气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筏体和沉体均可以由标准管件组成。由此,由于标准管件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价格便宜,连接方式简单稳定,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更加简便,制作成本更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气口与气源之间可以柔性连接。由此,筏体的位置可以随着水面高度的变化进行起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适应水位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曝气管上可以设有多个曝气孔。由此,这样气体可以更具均匀地从曝气孔中喷出,这样气体与水体的接触也就更加均匀和充分,可以使得氧气更加充分地溶解在水体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源可以由变频鼓风机提供,多个筏体的进气口与变频鼓风机气连通。由此,可在变频鼓风机启动时顺利排出进入曝气管内部的污水,避免启动瞬间气压过高损坏曝气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中沉体与曝气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多组图2中所示浮筏式微孔曝气装置的筏体与鼓风机连接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龙运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89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