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泵惰齿轮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7801.6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6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坤;梁保权;吴定勇;苏怀林;刘显宏;韩柳;林振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12;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李泽中;曹成果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泵 惰齿轮组件 插入套 轴孔 翻边衬套 泄油槽 翻边 成对设置 惰齿轮 本实用新型 安装倒角 齿轮组件 均匀开设 中央轴孔 润滑油 压入 油膜 冷却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泵惰齿轮组件。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包括:液压泵惰齿轮,具有中央轴孔;以及成对设置的翻边衬套,均包括:轴孔插入套和位于该轴孔插入套一端的翻边,成对设置的所述翻边衬套通过轴孔插入套分别从液压泵惰齿轮的两侧压入,所述翻边的径向均匀开设有多道泄油槽,所述轴孔插入套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倒角。该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上设计的泄油槽结构,当齿轮组件旋转时,润滑油可以通过泄油槽快速的覆盖到整个翻边面积,形成油膜,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传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泵惰齿轮组件。
背景技术
液压泵惰齿轮由于安装位置、润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一直都是故障多发件。因为空间有限,一般都是采用滑动轴承。但是由于工作时存在一定的倾覆力形成侧倾力矩,经常发生齿轮轮毂端面和压板的局部磨损,机油泄露等故障,严重影响零件的使用寿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从而克服液压泵惰齿轮的轮毂端面和压板的局部磨损,机油泄露等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泵惰齿轮组件,包括:液压泵惰齿轮,具有中央轴孔;以及成对设置的翻边衬套,均包括:轴孔插入套和位于该轴孔插入套一端的翻边,成对设置的所述翻边衬套通过轴孔插入套分别从液压泵惰齿轮的两侧压入,所述翻边的径向均匀开设有多道泄油槽,所述轴孔插入套的另一端外侧设有安装倒角。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成对设置的翻边衬套之间形成有环形油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翻边的面积对于液压泵惰齿轮的轮毂面积的175%。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泄油槽为均匀开设的四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轴孔插入套的另一端内侧设有出油倒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翻边衬套上设计的泄油槽结构,当齿轮组件旋转时,润滑油可以通过泄油槽快速的覆盖到整个翻边面积,形成油膜,起到润滑、冷却的效果;
2)翻边衬套上设计的安装倒角结构与尺寸,可以降低压装难度,节省工艺时间;
3)翻边衬套上设计的出油倒角结构与尺寸,使润滑油更容易流入环新油道中;
4)翻边衬套上的翻边高度,确保翻边面积是齿轮轮毂面积的175%以上,将工作时翻边处的比压峰值降低50%左右,有效的减少磨损;
5)液压泵齿轮组件上,由两个翻边衬套所形成的环形油道结构设计,使润滑油迅速流出,快速的布满整个圆周面,并起到储油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惰齿轮组件的翻边衬套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7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