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7629.4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2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丹玥;孙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9/02;E03B3/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土板 蜂窝型 硬质 坡面 排水沟 植生 冲刷 雨水 本实用新型 方向延伸 固定土壤 两端设置 坡面坡度 植物种植 填充 泥土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它包括硬质坡面和设置在硬质坡面上方用于固定土壤的蜂窝型挡土板,硬质坡面与蜂窝型挡土板之间填充有土壤,蜂窝型挡土板由中间向两端倾斜且中间高度高于两端高度;蜂窝型挡土板两端设置有排水沟,且排水沟沿硬质坡面坡度方向延伸。植物种植在蜂窝型挡土板内,蜂窝型挡土板由中间向两端倾斜且中间高度高于两端高度,雨水能够从挡土板中间向两端流入至排水沟内,可以降低雨水对坡面泥土的冲刷,增强该植生结构的抗冲刷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面种植,尤其是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河道护岸工程一般局限于其基础功能性,例如防洪、排涝、引流以及航行等,在护岸工程的设计规划过程之中,尤其为城市河道工程,通常仅仅局限于采取砌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打造具备硬质坡面稳定性较高的护岸,反而忽略了对原有河流生态、自然景观以及生态系统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硬质坡面植生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硬质坡面和设置在硬质坡面上方用于固定土壤的蜂窝型挡土板,硬质坡面与蜂窝型挡土板之间填充有土壤,蜂窝型挡土板由中间向两端倾斜且中间高度高于两端高度;蜂窝型挡土板两端设置有排水沟,且排水沟沿硬质坡面坡度方向延伸。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蜂窝型挡土板由若干个中空的正六边形体相互连接而成,正六边形体沿硬质坡面的表面所截取的断面为正六边形。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正六边形体的每一侧壁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每一侧壁之通孔的开孔率不小于2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蜂窝型挡土板之厚度为300-650毫米。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水平表面,蜂窝型挡土板底端与水平表面相连接,蜂窝型挡土板底端与水平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能与排水沟相连通的引水沟,引水沟之末端还设有集水池。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引水沟倾斜布置且其头端高度高于末端高度。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蜂窝型挡土板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硬质坡面表面铺设有垫层,该垫层采用木浆布材质。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硬质坡面与蜂窝型挡土板之间采用连接组件进行连接固定。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植物种植在蜂窝型挡土板内,蜂窝型挡土板由中间向两端倾斜且中间高度高于两端高度,雨水能够从挡土板中间向两端流入至排水沟内,可以降低雨水对坡面泥土的冲刷,增强该植生结构的抗冲刷能力。
2.蜂窝型挡土板由若干个中空的正六边形体相互连接而成,结构稳定、可靠。
3.正六边形体的每一侧壁均开设有若干通孔,当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其根部组织通过通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整个植生结构的稳定性。且,雨水也能通过通孔流入至排水沟内,易于排水,进一步增强抗冲刷能力。
4.蜂窝型挡土板底端与水平表面的连接处设置有能与排水沟相连通的引水沟,引水沟之末端还设有集水池,使得排水沟内的雨水经过引水沟后流至集水池,可用于后期的植被灌溉,有利于资源的再次利用。
5.引水沟倾斜布置且其头端高度高于末端高度,便于将雨水引入至集水池内。
6.蜂窝型挡土板由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不仅重量轻,且固定土壤的效果好。
7.硬质坡面表面铺设有垫层,可用于过滤雨水带来的杂质,方便后续收集雨水再次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