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2750.8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2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尚峰举;张佳庆;范明豪;严波;季坤;苏雅;韩玉炎;张博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N3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王志兴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竖井 槽盒 电缆槽盒 火灾测试 电缆 本实用新型 电缆线 温度探测单元 点火单元 方向设置 间距可调 内部设置 起火位置 摄像单元 实际线路 透明材料 上围壁 敷设 后围 前围 竖直 引燃 火灾 参考 试验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包括电气竖井和设置于电气竖井后围壁上的槽盒,槽盒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条横向间距可调的电缆;槽盒内部设置有点火单元和温度探测单元;电气竖井前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摄像单元,电气竖井前围壁和上围壁以及槽盒的正面为透明材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合不同尺寸的电缆线,并能够根据电缆线的尺寸改变槽盒厚度,可以根据试验需求改变电缆间距、起火位置、电缆种类等因素,从而获得槽盒内电缆被引燃的危险性和火灾蔓延特性,给实际线路敷设提供参考,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槽盒是目前电气竖井电缆垂直敷设的主要方式。实际工程中,为节省空间,同一电缆槽盒往往敷设不同型号和尺寸的电缆。例如同一强电槽盒内往往敷设住宅用电缆和专用电缆,同一弱电槽盒内往往敷设有电视电缆线路、电话电缆线路和网络电缆线路等。一旦发生火灾,不同电缆之间的影响程度决定了火灾的发展速率和规模。当前已开展的电缆火蔓延研究往往针对成束电缆集中放置的情况,并未考虑电气竖井电缆布置于电缆槽盒内部的情况和电缆间距对相邻电缆引燃和纵向火蔓延的影响,因而开展电气竖井内电缆槽盒内部电缆火灾蔓延特性的研究,对认识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危险性和制定防范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能够实现不同电缆间距条件下相邻电缆被引燃的危险性和火灾蔓延特性进行测试;并可对电缆槽盒内部电缆附近区域火灾热危害进行评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气竖井电缆槽盒火灾测试装置,包括电气竖井和设置于电气竖井后围壁上的槽盒,槽盒内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多条横向间距可调的电缆;槽盒内部设置有点火单元和温度探测单元;电气竖井前方和上方分别设置有一摄像单元,电气竖井前围壁和上围壁以及槽盒的正面为透明材料。
优选地,所述槽盒包括固定于竖井后围壁上的本体和与本体卡合配合的盖体,沿竖井高度方向看,所述本体和盖体均为槽钢形状,盖体能够靠近或远离本体;本体两侧的第一翼板之间固定有多个水平放置的横杆,电缆沿竖直方向固定于横杆上,盖体腹板为透明材料制成。
优选地,本体两侧的第一翼板上分别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的第一固定孔,两个第一翼板上至少在靠近上下表面的位置各设置有一排第一固定孔;所述盖体两侧的第二翼板上分别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列的第二固定孔,第二翼板上的第二固定孔与第一固定孔设置的数量、大小、高度和间隔均保持相同。
优选地,本体腹板上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固定孔,腹板沿高度方向设置有多排第一固定孔,第一固定块通过螺栓固定横杆。
优选地,所述固定横杆上设置有可沿横杆水平移动并固定电缆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与电缆线配合的弧形套筒,弧形套筒开口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两个基本平行的固定部;两个固定部均开设有一开口朝向竖井后部的卡槽,卡槽将每个固定部分隔成上下两个固定板,横杆能够容置在卡槽内,横杆上下表面分别与上下固定板相接触;每个所述固定板上向外侧延伸设置有垂直于固定板的安装耳,安装耳上具有第四固定孔,同一固定部上的第四固定孔同轴设置;横杆沿长度方式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调整槽,第四固定孔的位置与调整槽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每个固定板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第五固定孔,两个固定部上的第五固定孔两两同轴设置。
优选地,所述点火单元至少包括设置于竖井后围壁中间并沿高度方向均匀排成一列的多个辐射热源。
优选地,所述竖井后围壁上均匀设置有多列辐射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2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力用电检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