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腐蚀加热冷却反应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1187.2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2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王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安隆(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2 | 分类号: | B01J19/02;B01J19/00;B01J19/1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区黄庄***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管 出水口 进水口 加热 冷却反应釜 化工合成 出料口 防腐蚀 加热筒 出水 釜体 压力表 压强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氮气进口 加热物料 搅拌叶片 物料堵塞 物料反应 防腐层 完成时 防塞 腐蚀 体内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腐蚀加热冷却反应釜,包括釜体、加热筒、外半管进水口、外半管出水口和外半管,当物料反应需要降温时,向外半管进水口注入冷水,外半管出水口出水;当物料需要加热时,向外半管进水口注入热水,外半管出水口出水,同时加热筒加热物料;当化工合成搅拌完成时,防塞杆上的三号搅拌叶片在出料口进行搅拌,从而避免了物料堵塞出料口的问题;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料的温度,更精准地进行化工合成;压力表和氮气进口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控制釜体内的压强;防腐层可以减弱物料对釜体的腐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腐蚀加热冷却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在物料反应过程中,有的反应需要对物料进行加热,有的反应需要对物料进行降温,现有的反应釜因其设计的局限性不能同时满足加热和降温;当物料稠度较高时,容易堵塞出料口,此外,带有酸性或者碱性的物料腐蚀反应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腐蚀加热冷却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腐蚀加热冷却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加热筒、外半管进水口、外半管出水口和外半管,所述釜体内壁上设有由搪玻璃制成的防腐层,所述外半管螺旋环绕在釜体外壁上,所述外半管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釜体顶端设有釜盖,所述外半管进水口位于釜盖的左侧且与外半管连通,所述外半管出水口位于釜体右下方且与外半管连通,所述釜盖的中心位置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有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竖直位于釜体内,所述搅拌主轴上设有若干一号搅拌叶片,所述一号搅拌叶片外侧设有一对L形搅拌杆,所述L形搅拌杆由横向杆和纵向杆组成,所述L形搅拌杆的横向杆固定在搅拌主轴上,所述L形搅拌杆的纵向杆上设有若干二号搅拌叶片,所述加热筒套在搅拌主轴外,所述加热筒呈圆筒状,所述加热筒内壁与外壁之间设有夹层,所述加热筒的轴线与搅拌主轴重合,所述加热筒上端固定在釜盖上,所述釜盖上设有加热筒进水口和加热筒出水口,所述加热筒出水口与外部抽水泵连接,所述加热筒进水口位于电动机右侧且穿过釜盖与加热筒的夹层连通,所述加热筒出水口位于电动机左侧且穿过釜盖与加热筒的夹层连通,所述釜体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的右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搅拌主轴下端设有防塞杆,所述防塞杆伸入到出料口内,所述防塞杆上设有若干三号搅拌叶片,所述三号搅拌叶片位于出料口内,所述外半管进水口和加热筒出水口之间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釜体内腔连通,所述釜盖的右侧设有氮气进口,所述氮气进口与釜体内腔连通,所述氮气进口和加热筒进水口之间设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釜体内腔连通。
特别的,所述加热筒内设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筒出水口和所述加热筒进水口与加热管连通。
特别的,所述外半管的直径长度为3cm-5cm。
特别的,所述一号搅拌叶片围绕搅拌主轴均匀分布,所述二号搅拌叶片围绕L形搅拌杆的纵向杆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外半管的设计既可以加热釜体,又可以使釜体降温,加热筒可以加热物料,可以针对化工过程的需求对物料进行加热和降温;防塞杆上的三号搅拌叶片在出料口进行搅拌,从而避免了物料堵塞出料口的问题;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物料的温度,更精准地进行化工合成;压力表和氮气进口的设计可以很好地控制釜体内的压强,防腐层可以减弱物料对釜体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机;2-加热筒进水口;3-压力表;4-氮气进口;5-釜盖;6-防腐层;7-外半管;8-保温层;9-二号搅拌叶片;10-搅拌主轴;11-加热筒出水口;12-进料口;13-外半管进水口;14-加热筒;15-一号搅拌叶片;16-L形搅拌杆;17-釜体;18-防塞杆;19-三号搅拌叶片;20-出料口;21-温度传感器;22-外半管出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安隆(天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利安隆(天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1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釜盖开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备伴热机构的反应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