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肠剂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01092.0 | 申请日: | 2018-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25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婧桓;霍春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京万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0 | 代理人: | 齐晓静 |
地址: | 1008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容器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肠剂容器,其包括:筒体、管体、活塞;筒体内部形成为圆筒状,用于容纳灌肠剂;管体结合在筒体的下端,并与筒体连通;管体的下端可拆除地形成塞子;筒体上端形成有开口;活塞可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活塞上端形成有T形卡持件;筒体下端外部形成有外螺纹。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推送灌肠剂可以通过自动推送装置进行而无需手动推送,因此推送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灌肠剂容器。
背景技术
当患者使用甘油灌肠剂自己进行操作时,需要首先将灌肠剂容器的管体经由肛门插入肠内,然后再挤压灌肠剂容器,使得甘油自灌肠剂容器流入肠内。这种灌肠剂容器患者操作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适于通过推送装置推动的灌肠剂容器,使得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灌肠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肠剂容器,其包括:筒体、管体、活塞;
筒体内部形成为圆筒状,用于容纳灌肠剂;
管体结合在筒体的下端,并与筒体连通;管体的下端可拆除地形成塞子;
筒体上端形成有开口;活塞可滑动地安装在筒体内;活塞上端形成有T形卡持件;
筒体下端外部形成有外螺纹。
优选地,所述塞子与所述管体通过螺纹方式结合,且所述管体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塞子形成有外螺纹。
优选地,在所述开口的内侧,形成有向开口中心凸出的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环绕所述开口而设置。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推送灌肠剂可以通过自动推送装置进行而无需手动推送,因此推送过程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配合使用的推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处于安装状态的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与推送装置的结合示意图;
图5为按钮按下时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与推送装置的结合示意图;
图6为灌肠剂完全被推出后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与推送装置的结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肠剂容器,其包括:筒体1、管体2、活塞4。
筒体1内部形成为圆筒状,用于容纳灌肠剂。
管体2结合在筒体1的下端,并与筒体1连通;管体2的下端可拆除地形成塞子3。
筒体1上端形成有开口;活塞4可滑动地安装在筒体1内;活塞4上端形成有T形卡持件5。
筒体1下端外部形成有外螺纹7。
塞子3与管体2通过螺纹方式结合,且管体2形成有内螺纹,塞子3形成有外螺纹。
在开口的内侧,形成有向开口中心凸出的凸起部6,用于阻止活塞4自筒体1脱出。
凸起部6环绕开口而设置。
下面,介绍用于推送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剂容器的推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01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帐篷
- 下一篇:一种流延膜加工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