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极耳机构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7835.1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辉;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0 | 分类号: | B21D5/00;B21D43/00;H01M2/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 顶盖 定位部 固定部 折极耳机构 二次电池 驱动 底座连接 底座 极片加工 折极耳 翻折 极耳 弯折 申请 | ||
本申请涉及极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极耳机构及二次电池。该折极耳机构包括底座、电芯固定部、顶盖定位部和驱动部,所述电芯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芯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二次电池的电芯;所述顶盖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二次电池的顶盖,所述顶盖定位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或所述顶盖定位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设置成在其动作下,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所述顶盖定位部翻折靠近,以弯折所述电芯的极耳。本申请所提供的折极耳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极耳效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极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极耳机构,还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中包括具有极耳的正负极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节省二次电池内的安装空间,以及便于二次电池的组装,通常会对极耳进行弯折。但是,目前常见的折极耳机构的结构较为复杂,折极耳过程繁琐,其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折极耳机构及二次电池,以解决目前折极耳机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折极耳机构,其包括底座;
电芯固定部,所述电芯固定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芯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二次电池的电芯;
顶盖定位部,所述顶盖定位部用于定位所述二次电池的顶盖,所述顶盖定位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或所述顶盖定位部连接,所述驱动部设置成在其动作下,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所述顶盖定位部翻折靠近,以弯折所述电芯的极耳。
优选地,所述顶盖定位部包括多个柔性吸盘,多个所述柔性吸盘呈行列排布。
优选地,所述电芯固定部设置有两个,且所述顶盖定位部位于两个所述电芯固定部之间;
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单元和同步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同步单元连接,两个所述电芯固定部均与所述同步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芯固定部包括承载限位部和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和所述承载限位部均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所述承载限位部包括主体和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通过所述主体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主体用于支承所述电芯;
所述夹持部设置成沿第一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以夹紧或释放所述电芯。
优选地,所述夹持部包括驱动气缸和挤压头,所述挤压头具有电芯接触面,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头与所述挤压头连接。
优选地,所述挤压头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挤压头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挤压头的电芯接触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挤压头包括基体和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通过所述基体与所述驱动气缸的驱动头连接,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基体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相对设置,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电芯限位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基体均设置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多个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多个所述基体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地,本申请所提供的折极耳机构还包括缓冲部,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电芯固定部和所述顶盖定位部均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底板连接,且沿所述电芯的厚度方向,所述缓冲部设置于所述电芯固定部的下方。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其经上述任一项所提供的折极耳机构装配形成,该二次电池包括顶盖和电芯,电芯的极耳与顶盖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78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机六轴后挡料装置
- 下一篇:液压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