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把手结构及具有该把手结构的布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6831.1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4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范建根;李森俊;张明凯;姚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把手结构 布控 折叠杆 把手 转动连接 内腔中 运输方便 折叠把手 两段式 折叠 齐平 外壁 转动 背面 改进 | ||
本案涉及一种把手结构及具有该把手结构的布控设备,把手结构包括:折叠杆,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布控设备的内腔中;把手,其与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其中,所述把手和所述折叠杆转动至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把手的背面与所述布控设备的外壁齐平。本案通过对现有把手结构的改进,采用两段式折叠把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把手折叠入产品内部,且产品总高不会增加,使用时更加稳定,在给产品带来运输方便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把手结构及具有该把手结构的布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布控设备,例如在4G布控球的产品中,都是采用抽拉式结构将“把手”融入到产品中,如图1所示,图1a为无把手结构;图1b具有抽拉式把手1,抽拉式把手1未拉出;图1c为抽拉式把手1拉出时的状态图,由图1可知,通过这种方式就导致产品整体的高度增加,产品重心增高,当放在车顶时,掉落、滑动等不稳定几率增加,大大降低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因此,需要本案设计新的方案来解决如何在极其有限的空间中,将把手折叠入产品内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以及含有该把手结构的布控设备,以期解决在有限空间内将把手折叠入产品内部的问题,且产品总高度不会增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把手结构,其用于布控设备,其包括:
折叠杆,其转动连接于所述布控设备的内腔中;
把手,其与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把手和所述折叠杆转动至所述内腔中时,所述把手的背面与所述布控设备的外壁齐平。
优选的是,所述的把手结构,其中,所述把手朝向所述内腔的一侧设有防滑凹纹。
优选的是,所述的把手结构,其中,还包括:
固定轴,其设置在所述布控设备的内腔中;所述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
优选的是,所述的把手结构,其中,所述把手通过活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折叠杆。
优选的是,所述的把手结构,其中,所述内腔中设有限位面。
优选的是,所述的把手结构,其中,所述把手的背面与所述内腔的开口相适应。
一种布控设备,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现有把手结构的改进,采用两段式折叠把手,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把手折叠入产品内部,且产品总高不会增加,使用时更加稳定,在给产品带来运输方便的同时,增强了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布控设备中无把手与抽拉式把手的对比图。
图2为现有布控设备中无把手与本案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的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折叠式隐藏把手结构在使用时的动态展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6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