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原油固液分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94312.1 | 申请日: | 2018-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2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岑兴尧;孙小刚 |
主分类号: | C10G31/10 | 分类号: | C10G31/10;C10G3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固液分离系统 除水系统 除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 分离固体 分离回收 分离盐水 分离原油 化学物质 机械手段 节能环保 系统连接 原油脱水 有效地 脱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分离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原油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用于将分离原油中的油的除油系统、用于分离固体的除固系统和用于分离盐水的除水系统,所述的除油系统与除固系统连接,所述的除固系统与除水系统连接。本系统采用机械手段进行原油脱水脱渣,且不需要加入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将原油中的油、水、渣分离出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原油分离回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原油固液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从井中采出的原油一般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水,而原油含水多了会给储运造成浪费,增加设备,多耗能;原油中的水多数含有盐类,加速了设备、容器和管线的腐蚀;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水和原油一起被加热时,水会急速汽化膨胀,压力上升,影响炼厂正常操作和产品质量,甚至会发生爆炸。因此外输原油前,需进行脱水,使含水量要求不超过0.5%。
所有的油田都要经历含水开发期,特别是采油速度大和采取注水强化开发的油田,无水采油期一般都较短,油井见水早,原油含水率增长快。原油含水不仅增加了储存、输送、炼制过程中设备的负荷,而且增加了升温时的燃料消耗,甚至因为水中含盐等而引起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腐蚀。因此,原油含水有百害无一利。但水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几乎是原油的“永远伴生者”,尤其是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油井不采水,也就没有了油。所以原油脱水就成为油田开发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原油脱水是指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以游离状态或乳化液状态伴随在原油中的水分除去,使其所含水分达到规定标准的过程。有沉降脱水、热化学沉降脱水、电化学联合脱水等方法。现有的脱水方法一般需根据原油性质、含水率及乳化程度等,由试验和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当含水率较高时,常采用两段脱水法,先用化学沉降法使含水量降至低于30%,再用电脱水法处理。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电力,且对于原油中的水和渣不能分离出来,只能将所需要的油品进行分离出来,现有的技术一是需要耗费大量能耗,二是不能对原油中的水和渣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原油固液分离系统,本系统采用机械手段进行原油脱水脱渣,且不需要加入化学物质进行处理,能够有效地将原油中的油、水、渣分离出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原油固液分离系统,包括用于将分离原油中的油的除油系统、用于分离固体的除固系统和用于分离盐水的除水系统,所述的除油系统与除固系统连接,所述的除固系统与除水系统连接。
本装置中,原油首先通入至除油系统,分离出纯净油,剩下的混合液中仍含有少量的油,主要含有水和固体,混合液通入至除固系统中,分离出干燥的固体,此时剩余的混合液中含有少量固体和油,将剩余的混合液通入至除水系统中,将含油的水通至废水池处理,纯净的盐水排出或循环利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油系统包括第一离心分离器、油罐和混合罐,所述的第一离心分离器上设有第一进料口、用于注入清水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循环口、第一分离口和第一出料口;原油通过所述的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离心分离器,所述第一分离口与油罐连接,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混合罐连接,所述的混合罐与第一循环口连接。
经过乳化后的原油注入至第一离心分离器中,通过分离器的作用,将表层质量轻的纯净油分离出来通入至油罐中,里层剩余的油、水、固混合液经第一出料口进入到混合罐中,此时大部分的固体仍停留于第一离心分离器内,混合罐中的混合液通过第一循环口经过第一离心分离器进行多次的分离,当第一离心分离器内固体积累至一定量时,通过第一进水口注入清水,将第一离心分离器内的固体冲洗通过第一出料口进入至除固系统中进行除固。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固系统包括第二离心分离器,所述的第二离心分离器上设有第二进料口、用于注入清水的第二进水口、第二分离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的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出料口与混合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岑兴尧;孙小刚,未经岑兴尧;孙小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94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