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8408.7 | 申请日: | 2018-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曾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萧山高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槽 排水管道 集水口 排水井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层 排水装置 排水 碎石层 井上 有效节约水资源 市政 表面设置 二次利用 结构稳定 抗冲击力 两侧设置 水分腐蚀 外部设置 沉积室 防腐蚀 过滤网 缓冲层 加强筋 净化池 排水孔 水利 水箱 水排 沙石 渗入 雨水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包括集水口和排水井,所述集水口位于排水井上方,所述集水口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排水井外部设置有碎石层和混凝土层,且碎石层位于混凝土层一侧,所述排水井两侧设置有导流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缓冲层可以增强排水管道的抗冲击力,加强筋的应用可以加强排水管道的结构稳定,同时设置的防腐蚀涂层可以防止排水管道因使用时间长而内部受到水分腐蚀,通过设置的导流槽,可以有效的将排水井上方的水排出,同时导流槽表面设置有排水孔,上方一部分水可以通过导流槽快速渗入到地底下,极大地增强了排水的速度,通过设置的沙石沉积室、水箱和净化池可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水装置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管道及建筑物的总称。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被建设,现有路面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砖铺砌、碎石路面等,这些道路表面易沉积灰尘污垢等,透水透气性差,耐磨性差,在下雨时容易出现排水困难,造成行人车辆困扰。
而传统的排水装置,一般只是在道路下面铺设排水管道,然后在排水管道上方安装下水道井盖,井盖上开设有通水孔,以此来排水,排水装置太过简单,排水速度较慢,在大雨时城市很容易积水,并且排水过程中排水管道很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所以急需对现有的排水装置进行改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通过设置的缓冲层可以增强排水管道的抗冲击力,加强筋的应用可以加强排水管道的结构稳定,同时设置的防腐蚀涂层可以防止排水管道因使用时间长而内部受到水分腐蚀,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导流槽,可以有效的将排水井上方的水排出,由于排水井下方设置有沙石沉积室,所以排水井上方的水较干净,同时导流槽表面设置有排水孔,上方一部分水可以通过导流槽快速渗入到地底下,极大地增强了排水的速度,通过设置的沙石沉积室、水箱和净化池可将雨水进行二次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包括集水口和排水井,所述集水口位于排水井上方,所述集水口上方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排水井外部设置有碎石层和混凝土层,且碎石层位于混凝土层一侧,所述排水井两侧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排水井内部下端设置有沙石沉积室,所述排水井一侧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一侧设置有一号水泵,所述一号水泵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设置有二号水泵,所述二号水泵一侧管道连接净化池,所述净化池内部三号水泵,所述三号水泵一端管道连接市政洒水车。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道内部表面设置有缓冲层和防腐蚀涂层,且防腐蚀涂层位于缓冲层外侧,所述排水管道外壁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滤网,且活性炭过滤网位于高效滤网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槽表面设置有排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一种用于市政水利的排水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过滤网,可以有效过滤掉树叶树枝等,防止树叶树枝灯落入排水井中,当下雨时,雨水通过集水口进入到排水井中,雨水进入到排水井内部由沙石沉寂室进行初效过滤,可以有效防止雨水中的泥沙堵塞排水管道和一号水泵,可以有效节省维修成本,再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到水箱中,水中内部设置有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滤网可以对雨水中的沙石再次进行过滤处理,雨水过滤后再由二号水泵输送到净化池内部进行消菌杀毒,净化过后的水由三号水泵输送到城市灌溉装置、消防用水或者城市喷洒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有效节约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未经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84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