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及有源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84019.7 | 申请日: | 2018-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0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旭;张健;杨现文;吴天书;李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胡建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陶瓷 插芯 适配器 追踪装置 光缆 本实用新型 光缆模块 光通信技术领域 光收发装置 耐高温特性 查找 安装模块 快速定位 外部光源 硬质材料 出光口 可组装 耐压性 通光口 跳接 源光 穿过 分析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包括供光缆穿过的适配器,适配器内集成有发光陶瓷插芯以及可组装在光缆内的LC光纤,LC光纤与所述发光陶瓷插芯连接;适配器具有供外部光源通入的通光口以及供发光陶瓷插芯产生的光透出的出光口。还提供一种有源光缆,包括两个光收发装置以及两个上述的追踪装置。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发光陶瓷插芯发出的光可以快速查找到每一个有源光模块,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及分析,另外,采用的发光陶瓷插芯和LC光纤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大量减少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跳接的时间,以及多余的安装模块和寻找模块的时间;采用的适配器的材质为PVC硬质材料,可提供较高的耐压性和耐高温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及有源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超快速发展,以及数据中心的大量构建,对通信容量和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有源光缆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数据中心,且应用数量再逐次递增。
现有的有源光缆产品,一方面,在布线上通常较为复杂,不利于维修维护,另一方面,由于有源光缆模块数量多,查找非常麻烦,出现故障后不好快速定位和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及有源光缆,通过发光陶瓷插芯发出的光可以快速查找到每一个有源光模块,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及分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包括供光缆穿过的适配器,所述适配器内集成有发光陶瓷插芯以及可组装在所述光缆内的LC光纤,所述LC光纤与所述发光陶瓷插芯连接;所述适配器具有供外部光源通入的通光口以及供所述发光陶瓷插芯产生的光透出的出光口。
进一步,所述适配器具有供所述发光陶瓷插芯插入其内部的卡口,所述卡口的直径为3mm。
进一步,所述适配器内还设有用于光纤分路的分路器。
进一步,所述通光口处设有给所述发光陶瓷插芯提供光源的通光笔。
进一步,所述出光口处设有指示灯。
进一步,所述适配器为PVC塑料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源光缆,包括两个光收发装置以及上述的一种可查找有源光缆模块的追踪装置,两个所述光收发装置分别安设于光缆的两端,两个所述追踪装置均位于两个所述光收发装置之间;所述光缆依次穿过两个所述适配器。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收发装置均包括光接收组件、光发射组件、限幅放大器以及驱动芯片,所述光接收组件和所述光发射组件均与所述光缆连接,所述限幅放大器与所述光接收组件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光发射组件连接。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收发装置还包括MCU控制器,所述限幅放大器以及所述驱动芯片均通过所述MCU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每一所述光收发装置还包括电接口,所述限幅放大器以及所述驱动芯片均与所述电接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发光陶瓷插芯发出的光可以快速查找到每一个有源光模块,有助于故障的快速定位及分析,另外,采用的发光陶瓷插芯和LC光纤成本低,可靠性高,可大量减少安装人员和维护人员跳接的时间,以及多余的安装模块和寻找模块的时间。
2、采用分路器能够简化布线,方便维修和维护。
3、通过外接的通光笔实现红外光指示,光亮清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长时间寻找标签导致看错数字,造成错拔服务器而造成损失。
4、采用的适配器的材质为PVC硬质材料,可提供较高的耐压性和耐高温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联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840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