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输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7658.2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0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明;张建卿;吴付频;张健;张迁;刘晓燕;白秀丽;魏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5/14 | 分类号: | B28C5/14;B28C7/08;B28C7/1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高云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漏 专用搅拌机 输送装置 底架 电控箱 配制 本实用新型 堵漏材料 堵漏装置 堵漏浆 送料斗 泵送 混输 机械技术领域 大颗粒材料 环保政策 钻井工程 大颗粒 堵漏剂 循环罐 节料 粒径 料斗 配浆 清罐 左端 全集 落地 节能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工程堵漏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输堵漏装置,包括电控箱、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输送装置和底架,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均连接在底架上且输送装置位于堵漏专用搅拌机的下方,送料斗连接在底架的右端,电控箱安装在底架的左端且电控箱分别连接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制堵漏浆过程中发生的配浆时间长、堵漏材料损耗大、大颗粒材料无法配制和泵送、需要清罐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将所有部件集成为一体,依靠自身进行堵漏剂的添加、制成和输送堵漏浆,将所有部件全集成为一套装置,体积仅为循环罐的1/4,节料节能,可配制并泵送0‑50mm粒径的大颗粒堵漏材料且符合不落地环保政策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工程堵漏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输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钻井堵漏工艺技术中,钻井队普遍采用循环罐配制堵漏浆,此种方法配制堵漏浆的不足之处有:①单次配浆量达到30-40m3,配制量大,堵漏材料消耗多,造成堵漏费用大幅增加;②配制时间长,一般需要3-5h,堵漏材料浸泡的时间长,桥塞类材料会提前发生吸水膨胀,凝胶类材料可能会发生提前交联,水泥类材料可能会发生提前稠化固化;③循环管罐体高1.8m,在配制堵漏浆的过程中,15-25%的堵漏材料会发生沉降,无法利用,损耗大;④循环罐内的泵送管线高度为35cm,管线下方10-15m3的堵漏浆无法吸入,造成浪费;⑤大于20mm的大颗粒堵漏材料无法用钻井队自有的射流漏斗配制,同时无法用钻井队自有的泥浆泵进行泵送。
每次堵漏后,循环内残余的10m3堵漏浆必须通过清罐的方式清除到地面上,但实施钻井液不落地环保政策后,清罐工作无法进行,成为目前配制堵漏浆的制约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配制堵漏浆过程中发生的配浆时间长、堵漏材料损耗大、大颗粒材料无法配制和泵送、需要清罐等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输堵漏装置,包括电控箱、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输送装置和底架,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均连接在底架上且输送装置位于堵漏专用搅拌机的下方,送料斗连接在底架的右端,电控箱安装在底架的左端且电控箱分别连接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
所述送料斗包括锥形料仓和架梯,锥形料仓安装在架梯上,锥形料仓可在架梯上上下移动,锥形料仓包括锥形仓体和盖板,锥形仓体底部连接盖板,盖板可自动开合。
所述堵漏专用搅拌机包括圆柱形料仓、搅拌轴、放料门和叶片,圆柱形料仓的内侧中部水平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径向连接多个叶片且多个叶片在搅拌轴轴向上等间距分布,圆柱形料仓的右上端开设进料口,圆柱形料仓的右下端连接放料门。
还包括地面管线,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泵、输送料仓和输送缸,输送泵分别连接输送料仓和输送缸,输送缸连接地面管线,输送料仓位于输送缸右端和放料门的下方。
所述架梯的顶部和下部依次设置上限位装置和下限位装置,锥形料仓可在上限位装置和下限位装置之间移动,进料口位于上限位装置的正下方。
所述底架包括骨架和支腿,支腿数量至少为4个,骨架连接在支腿上,骨架为长方形钢构框架,支腿在20-50cm高度之间可调节。
所述电控箱、送料斗、堵漏专用搅拌机和输送装置均焊接在骨架上。
所述锥形料仓容积至少为1.2m3,架梯长度至少为2.5m,圆柱形料仓的容积至少为2m3,锥形料仓的容积至少为0.6m3。
一种混输堵漏装置的配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76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