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刮安装支架及雨刮安装装置组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6131.8 | 申请日: | 2018-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晶;张鹤;郭志勇;胡智勇;程志雄;李长会;徐钧;陈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 安装支架 机舱 支架 支架加强板 安装装置 安装板 安装支架结构 第二连接部 连接部位 第一连接部 导水主板 汽车使用 前柱内板 向上延伸 向下延伸 导水板 动刚度 内挡板 上横梁 外挡板 雨刮器 组合本 刮水 减重 异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刮安装支架及雨刮安装装置组合。雨刮安装装置组合包括机舱前柱内板、机舱内挡板、雨刮安装支架、机舱导水主板、机舱外挡板及机舱导水板上横梁。雨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包括支架加强板和第一连接部,第二支架包括雨刮安装板和第二连接部,雨刮安装板具有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支架加强板由第一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部由第二边向下延伸,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一边和第二边的连接部位,与支架加强板和雨刮安装板相连。本安装支架结构提高了雨刮安装支架强度及动刚度,解决了汽车使用过程中雨刮器异响及刮水不干净问题;同时减轻了安装支架结构的重量,达到了降本减重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刮安装支架及雨刮安装装置组合。
背景技术
汽车雨刮是汽车必备件之一,雨刮器异响及刮水不干净是售后客户抱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雨刮异响的主要原因是雨刮器支撑钢架安装不正,以及雨刮器支撑钢架安装点动刚度及刚度较差。目前市场上的某些车型由于在设计时未考虑到雨刮器安装点的动刚度及刚度的问题,在长期使用后,会发生雨刮器异响及刮水不干净的问题,从而带来了客户的投诉及索赔。同时,一些车型因汽车设计师在车身结构设计过程中未考虑车身轻量优化设计,造成雨刮器安装支架质量较大,占用布置空间及影响其它性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可满足雨刮器安装点动刚度和刚度要求,又质量较轻的雨刮安装支架及雨刮安装装置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支架加强板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支架包括雨刮安装板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雨刮安装板具有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支架加强板由所述第一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由所述第二边向下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连接部位,与所述支架加强板和所述雨刮安装板相连,且由所述支架加强板和所述雨刮安装板处向远离所述支架加强板和所述雨刮安装板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均呈L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加强板和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一拐角部连接,所述雨刮安装板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第二拐角部连接,所述支架加强板和所述雨刮安装板通过第三拐角部连接,所述第一拐角部、所述第二拐角部和所述第三拐角部的横截面均为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加强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互垂直,所述雨刮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共面,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雨刮安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部位设有L型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设于所述第二拐角部。所述第一加强筋包括向所述雨刮安装板延伸的第一加强部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第二加强部。
进一步地,所述雨刮安装板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部位设有直线型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雨刮安装板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雨刮器下端部的雨刮器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安装装置组合,包括机舱前柱内板、机舱内挡板和上述雨刮安装支架,所述雨刮安装支架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机舱前柱内板连接,所述雨刮安装支架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机舱内挡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雨刮安装装置组合还包括机舱导水主板、机舱外挡板及机舱导水板上横梁,所述机舱导水主板固定在所述机舱前柱内板的下端,所述机舱外挡板固定在所述机舱前柱内板的外侧;所述机舱导水板上横梁位于所述机舱导水主板上方;所述机舱导水主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机舱内挡板上;所述机舱内挡板的外侧固定在所述机舱外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61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汽车远程安全监控系统
- 下一篇:手动风窗刮水器刮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