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宝顶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3374.6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杜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宝顶 导电片 防雷装置 导电环 连接码 外壁 引线连接 固定件 连接孔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电流引导 雷雨天气 半环形 固定的 叠合 防雷 贴紧 外周 古建筑 闪电 环绕 包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宝顶防雷装置,涉及防雷装置领域,解决了宝顶在安装防雷装置时破坏古建筑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环绕于宝顶外周的两个半环形的导电片,两个导电片连接形成导电环,两个导电片的端部相互叠合,导电片上设有使两个导电片相互固定的固定件,导电环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码,连接码上设有可供引线连接的连接孔;在对宝顶安装防雷装置时,首先将两个导电片包围于宝顶外壁上,利用固定件将两个导电片相互固定使导电片贴紧于宝顶外壁上,再将引线连接于连接孔上,在雷雨天气时,闪电击中宝顶时,通过宝顶上连接的导电环和连接码对电流进行引导,通过引线将电流引导至地面,达到了对宝顶实现防雷时不会破坏宝顶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宝顶防雷装置。
背景技术
宝顶属于中国古建筑常用的构件之一,其不仅作为高建筑的装饰的一种,最重要的是其起着加固房顶的作用。宝顶多用于殿、亭、阁、楼等建筑物的最高处。常见的宝顶束腰呈圆形、方形和宝塔形等,四周还有龙凤、牡丹等浮雕图案。现有的宝顶在防雷措施方面采用的是在宝顶上固定避雷针,但是由于在固定避雷针时需要在宝顶上钻孔固定,存在宝顶在安装防雷装置时破坏古建筑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宝顶防雷装置,具有宝顶在安装防雷装置时不会破坏古建筑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宝顶防雷装置,包括环绕于宝顶外周的两个半环形的导电片,两个所述导电片连接形成导电环,两个所述导电片的端部相互叠合,所述导电片上设有使两个导电片相互固定的固定件,所述导电环的外壁上设有连接码,连接码上设有可供引线连接的连接孔。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对宝顶安装防雷装置时,首先将两个导电片包围于宝顶外壁上,利用固定件将两个导电片相互固定使导电片贴紧于宝顶外壁上,再将引线连接于连接孔上,在雷雨天气时,闪电击中宝顶时,通过宝顶上连接的导电环和连接码对电流进行引导,通过引线将电流引导至地面,达到了对宝顶实现防雷时不会破坏宝顶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一螺母,所述导电片的端部设有供第一螺栓穿过的通孔。
通过这样的设置,利用第一螺栓穿过两个导电片上的通孔,并利用第一螺母于第一螺栓螺纹连接将两个导电片固定,使两个导电片贴紧于宝顶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码包括多个,多个所述连接码沿导电环的外壁均匀设置。
通过这样的设置,多个连接码可将电流通过多个通道导通至地面,提高了宝顶防雷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通孔为腰形孔。
通过这样的设置,腰形孔能够使导电片在安装包围在宝顶外周上时增大调整范围,避免由于导电片的尺寸与宝顶的尺寸不适应时需要重新在导电片上钻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电片的内壁上设有导电凸起。
通过这样的设置,导电凸起能够增大导电片与宝顶外壁的摩擦力,减小在暴雨天气时导电片与宝顶外壁的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码包括水平板和与水平板垂直的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上固定连接有与戗脊相贴合的斜板。
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竖直板和斜板的设置能够使连接码与屋脊的贴合更加紧密,增大了连接码与屋脊的接触面,使连接码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码与导电片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包装运输的过程中可将连接码和导电片拆卸分离,节省了存放空间,包装运输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33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