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2502.5 | 申请日: | 2018-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3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郭挺;李仲林;连世鑫;刘茂林;王颖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挺;李仲林;连世鑫;刘茂林;王颖慧 |
主分类号: | E21B19/06 | 分类号: | E21B1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416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卡箍 立板 凸块 液压设备 驱动杆 吊卡 带压修井作业 油气田 卡槽 卡块 左右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 防滑效果 可拆卸的 连接方式 移动方向 抽油杆 传统的 固定架 伸缩 夹持 套管 油管 左端 拆卸 检修 组装 节约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圆弧内侧分别均匀的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卡箍的边缘设有卡块,所述第二卡箍的边缘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和卡槽对应设置。改变传统的吊卡结构,驱动杆的左端连接到液压设备,使驱动杆能够左右伸缩,套管、油管和抽油杆夹持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之间,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设计,防滑效果好,方便使用,确定驱动杆的移动方向,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和拆卸检修,只需要配合一台液压设备使用,节约液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
背景技术
吊卡在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用来吊起钻杆、油管和套管等管材的工具。它悬挂在提升系统大钩两侧的吊环里面,以便对井眼进行起出或下入钻具及油管、套管的作业。吊卡对应所吊的钻柱有不同的规格。在油气田修井作业中,需要起出和下入井内的套管、油管、抽油杆等装置,起出上述设备所必不可少的工具是吊卡。按功能来区分的话,吊卡的种类主要包括套管吊卡、油管吊卡、钻杆吊卡、抽油杆吊卡等,一般来说,不同的功能吊卡一般具有不同的规格。
专利号为CN201620616458.4提出的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组装不方便,检修难度大,并且驱动杆缺少导向结构,使得驱动杆的运动方向难以保证,并且需要配合两组液压设备来使用,不适合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包括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之间通过固定架连接,所述第一立板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中贯穿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右端贯穿第一立板,且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箍,所述第二立板的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均呈圆弧状,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的圆弧内侧分别均匀的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卡箍的边缘设有卡块,所述第二卡箍的边缘设有卡槽,所述卡块和卡槽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对应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规格也相同,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为梯形块。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的外壁和套筒的内孔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和第一卡箍之间固定焊接,所述驱动杆和第一卡箍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设置两组,所述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呈C型,所述固定架通过钢板弯制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结构新颖,操作方便,改变传统的吊卡结构,驱动杆的左端连接到液压设备,使驱动杆能够左右伸缩,套管、油管和抽油杆夹持在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之间,通过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的设计,防滑效果好,方便使用,通过在第一立板的左侧面上固定焊接有套筒,使驱动杆的外壁和套筒的内孔之间的配合关系为间隙配合,从而确定驱动杆的移动方向,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和拆卸检修,只需要配合一台液压设备使用,节约液压设备,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大大提升了该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田带压修井作业专用吊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挺;李仲林;连世鑫;刘茂林;王颖慧,未经郭挺;李仲林;连世鑫;刘茂林;王颖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5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田作业自动化机械平台
- 下一篇:一种油管自动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