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河流潮汐段河道水环境要素变化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62194.6 | 申请日: | 201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3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谢蓉蓉;朱雨晨;李家兵;王灵杰;庄祖威;黄俊钧;陈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河道 潮汐 流量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环境要素 径流流量 控制装置 河道水 进水管 上游 相通 倾斜度可调 槽上游端 节约资源 实验费用 实验效率 装置构造 河流 槽状体 上游端 水环境 下游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河流潮汐段河道水环境要素变化的装置。所述的装置,由上游径流流量控制装置、模拟河道槽)、下游潮汐流量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模拟河道槽为倾斜度可调的槽状体;上游径流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模拟河道槽的上游端一侧,并通过上游进水管与模拟河道槽上游端(18)的槽底相通相连;下游潮汐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模拟河道槽的下游端,并通过下游进水管与模拟河道槽下游端的槽底相通相连。本实用新型装置构造简单,操作简单,人工劳动强度低,实用范围广,实验效率高,节约资源,降低实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拟河流潮汐段河道水环境要素变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环境研究等任务要求在物理模型中复演原型的海水上溯现象,即按一定比例制作天然河道缩尺模型,要求通过水量、水位与时间的缩尺复演天然河道的水文状况。为准确的模拟河道在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海水入侵河道过程,需要一套完整的水体流态控制装置。针对上述现象的模拟,采用流量控制法,模拟入海口不同水量时河道内咸淡水界面、泥沙以及各类污染物变化情况,分析水环境要素变化趋势,为数学模型分析提供参考数据。现有的以环形水槽为主体的实验装置,其水槽流量变化范围通常较为单一,全年海水流量实际变化情况较为复杂,单一的流量变化模拟无法保证对河道流量全年实际变化的范围性覆盖的模拟,即无法进行不同多组实验数据记录,这可能导致实验数据不够完整,造成结论有所偏差。同时,现有环形水槽观测时较难同时观测两面,在实际记录过程中对实验数据的记录或有延误。最后,现有环形水槽一般无坡度变化,对实际入海口坡度情况模拟不够精确,使实验数据产生些许误差。
目前通过直观的物理模型海水入侵机制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突破往常研究条件限制及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模拟河流潮汐段河道水环境要素变化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环形水槽的不足,同时模拟现实入海口在不同时间段上游河道流量不同,下游潮汐流量不同的河道水流特征,使得对实际河道全年流量变化可以做到全覆盖的模拟。同时根据现实入海口河道坡度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调节上下游坡度,进而精确研究上下游河道流量变化,进而获得河道水体水环境要素变化规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拟河流潮汐段河道水环境要素变化的装置,由上游径流流量控制装置、模拟河道槽、下游潮汐流量控制装置构成,其中模拟河道槽为倾斜度可调的槽状体,高的一端为上游端,低的一端为下游端;上游径流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模拟河道槽的上游端一侧,并通过上游进水管与模拟河道槽上游端的槽底相通相连;下游潮汐流量控制装置位于模拟河道槽的下游端,并通过下游进水管与模拟河道槽下游端的槽底相通相连。
所述的上游径流流量控制装置由淡水池,上游水泵、上游流量计、上游阀门和上游进水管构成并通过上游进水管依次连接,上游进水管的两端头分别与淡水池、模拟河道槽的上游端底部相连。通过上游水泵向模拟河道槽注入模拟下泄淡水,上游流量计控制下泄水量。
所述的模拟河道槽,槽壁由便于观察的透明硬质材料制作而成,两端头设置封板封闭。
所述的模拟河道槽,在靠近模拟河道槽的上游端和靠近模拟河道槽的下游端的底部还分别设置有高度可调的上游脚架和下游脚架。当模拟河道槽较长是中间部位可增设脚架。通过调节脚架的高度来控制模拟河道槽的倾斜度,进而模拟河道坡度。
所述的模拟河道槽,槽底还铺设有细沙,模拟河床地貌。
所述的两端头设置的封板,在模拟河道槽的上游端为上游封板,下游端为下游封板。
所述的下游封板,在靠近槽底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的下游潮汐流量控制装置由模拟咸水水池,下游水泵、下游流量计、下游阀门和下游进水管构成并通过下游进水管依次连接,下游进水管的两端头分别与模拟咸水水池、模拟河道槽装置的下游端的槽底底部相连。通过下游水泵向模拟河道槽注入模拟上溯咸水,下游流量计控制上溯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师范大学,未经福建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62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砂被及砂被铺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清洁能源供电的带充电桩的电动船码头